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I)卷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 A . 氧气用于气焊 B . 氮气用作保护气 C . 甲烷用作燃料 D .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2. (3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B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
C . 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D . 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3. (3分)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 质 NaOH溶液 CO气体 Fe粉 CaO固体 A . A B . B C . C
第 1 页 共 13 页
所含杂质 Na2CO3 CO2 Cu粉 CaCO3 除去杂质的方法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并干燥 高温煅烧 D . D
二、 选择填充题 (共12题;共24分)
4. (2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注入一股文化清流。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 (2分)酒精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 A . 盐 B . 氧化物 C . 单质 D . 有机物
6.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B .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试管的底部与酒精灯芯接触
C . 将锌粒装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锌粒放在试管口,缓缓地沿试管内壁滑到底部 D . 玻璃仪器加热后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7. (2分)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风的校园中能闻到梅花的芳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第 2 页 共 13 页
C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 . 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8. (2分)(2015?营口)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B . 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 .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9. (2分)实验探究需要仔细观察。对下列实验观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B .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C . 把适量的硝酸铵固体加入一定量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第 3 页 共 13 页
10. (2分)(2011?北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缺钙易引起贫血 B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 . 手电筒外壳破裂可热修补 D .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效果好 11. (2分)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2. (2分)(2013?桂林)下列试剂中,不能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是( ) A . 酚酞溶液 B . PH试纸 C . 碳酸氢钠 D . 紫色石蕊溶液
13. (2分)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 . 镁 + 氧气 氧化镁
B . 乙烯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第 4 页 共 13 页
C . 氧化汞 汞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 碳 一氧化碳
14. (2分)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 . 里料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 B . 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 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D . 可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
15. (2分)为比较Fe3+和Cu2+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FeCl3溶液、CuSO4溶液中都含有阴阳离子和水分子),有关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②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③实验中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
④滴加FeCl3或CuSO4溶液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则FeCl3或CuSO4是过氧化氢催化剂以上说法错误的是( )
第 5 页 共 1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