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生 疑 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三(3) 教学内容: 数学一年级下册P18练习三T12-13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一套 课件 一、基本练习 1、听算 14-8 12-5 13-6 13-8 14-9 12-4 16-9 14-8 11-8 15-8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 1)说一说12-4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2)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12-4=?,看看谁说的最好。 2、计时计算比赛 (P18 T12) 教 师 引 正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全班同学给予鼓励。集体订 二、解决问题 1、出示表格 思 用 原来有 卖出 还剩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球拍 15副 8副 ( )副 牛奶 12瓶 9瓶 ( )瓶 蜡笔 14枝 6枝 ( )枝 总人数 13人 ( )人 16人 男生 7人 8人 ( )人 女生 ( )人 8人 9人 拨 2、出示小猴图P18 T13 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够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吗?请与你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5+8=13 7+6=13 13-5=8 13-7=6 13-8=5 13-6=7 三、拓展练习 1、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写一写下面的算式吗?(每人选一组写一写) 13―□=□ □―6=□ □―□=5 这些算些有什么特点? 它们有什么规律?(建议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并让其知道哪一组是写不完的,哪些是写得完的) 2、猜猜我是谁? 我比15小6,我是( ); 8比我小5,我是( ); 我加上7得16,我是( ); 18减去我,还是我,我是( ); 你能出这样的题目,让其他同学去猜猜吗? 四、总结:今天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六、家庭作业: 背熟十几减几的口算题。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练习课(3) 5+8=13 7+6=13 13-5=8 13-7=6 13-8=5 13-6=7
补 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P19例3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展现了一幅一群小伙伴在公园里玩耍的场景图。图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为教学准备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在这些场景中,有的是提供了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题,借此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加以解决;有的是给出了明确的信息数据,但是没有问题,需要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理解意义并加以解决;还有的是要通过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这说明这部分教材的处理应当把握好这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 通过这样的编排,意在让学生继续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进一 学 生 步使口算趋于熟练。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前让学生背诵语文课文《柳树醒了》 师:哇,小朋友背的真有感情,老师好象真的看到柳树醒了的样子,长出 教 师 一、 1、 疑 嫩绿的叶子,小花小草也醒了,争着要长大,因为——春天来了。春天的公园特别美丽,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哇,好热闹!小朋友们正玩得开心! 你看到他们在玩什么? 生:丢手绢、捉迷藏、踢足球 引 2、 思 3、 (师指着一处问)师:这边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生:捉迷藏 二、解决问题 1、师:我们走近看一看。(放大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3个同学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 (学生说,老师板书)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条信息,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决问题。列出算式。 2、师:这幅图里还有些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生:丢手绢、踢足球 师:好,选一个你喜欢的游戏,提个问题,然后把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写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