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庄子》的“梦”与齐物思想
作者:叶雯昕
来源:《大观》2018年第01期
摘 要:《庄子》一书中写了许多关于“梦”的内容,如“大圣梦”“胡蝶梦”等。庄子通过描写这些“梦”,并将其与“觉”这一对立矛盾统一起来,来阐释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表达他富有哲理的思想。这些“梦”反映出了庄子的齐物思想,以及他认为,天地万物在其本性上都是浑然一体,遵循“道”的。
关键词:《庄子》;梦;齐物思想
任何人都做过梦,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古人认为梦是因为魂魄离体,这时人便成为了一种类似于“神”或者“灵魂”的意念体,这种意念体在做梦的时候来到了某种神秘的、不明朗的、模模糊糊的、带有虚幻意味的境界里。而这时候就是人的本心与无形自然的相融、沟通和交流,所以古人认为梦在某时也会有预测未来的作用。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赞同“梦是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然而精神和神在某些程度上来说确有相似之处”,同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是因为白日想着,才在夜晚入梦的”。我国俗语也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古时的人们已经将梦和现实联系在一起。
关于“梦”,《说文解字》曰:“梦,不明也。”段玉裁注:“梦之本义为不明。”许慎说的“不明”是“不明则乱”之意,“梦”从夕,所以解释为不明,梦的本义就是不明。
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主张顺从天道,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并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对于庄子来说,饱含虚幻色彩的、超脱现实生活的“梦”显然有着不同的意义。翻开《庄子》,我们可以看到他的33篇文章中,有10篇涉及到了“梦”,“梦”这一意象近三分之一的出现率,足见庄子对于“梦”的重视。在这10篇文章中,庄子论述了“觉”与“梦”之间的悖论式统一的关系,表达了他对于物我、死生、有无的思考。庄子认为万事万物在“道”面前没有差别,都是一种绝对的“齐”,所以万物都是一体的。 一、齐物我
关于“梦”最有名的一个故事就是《齐物论》里的庄周梦蝶。庄周梦蝶,他并不是在说明一个生理上的梦境,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来阐明关于“物化”的道理。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齐物论》),庄子在梦(寐,睡眠)中变成了惬意自适的蝴蝶,这是他的“魂”;而他在现实中是一个人,这是他的“形”。因为在朦胧的、超脱了现实的梦境中,他才能够完成庄周和蝶的转化,在“梦”时为蝶,“觉”时又为庄周,但是又无法确定“觉”时的那个庄周是否是真正的自己,或者庄周可能是蝶的梦,神魂交接,心灵驰骋。愉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