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三超”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 要】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把造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控制问题是工程造价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重点研究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重点是讨论业主方(建设单位)“三超”问题的成因和治理之策。
【关键词】三超;工程造价控制
在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长期存在着“三超”问题,“三超”是指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工程预算超设计概算、竣工决算超工程预算,实际工作中也有简称为“超概”的。
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超支,不但给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安排造成困难,甚至使投资计划失控,而且造成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发生很大变化,使得一些原本效益很好的项目,建成后面临困境,步履艰难。因此,研究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特别是探讨政府投资项目“三超”治理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内涵
控制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明显工程造价控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它贯穿于决策评估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承发包阶段、施工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项目建设全过程。
在业主方的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控制紧紧围绕着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三大目标进行,而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其中的投资控制是业主的行为,这种控制是动态的,并且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始终。
从理论上说,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确定目标标准、检查实施状态和纠正偏差。工程造价控制也是按此展开的。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将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具体说,要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控制技术设计和修正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或修正概算造价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造价,以求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2.“三超”问题形成的原因
建设项目造成“三超”的原因,诚如许多研究者所分析的,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如设计文件粗糙、工程计量不准,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如未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管理人员业务不熟或疏于管理、筹资方案变化、工程拖期;还有国家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如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