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的绝对值是
A. B. 6 C.
D.
【答案】B
【解析】解: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得 . 故选:B.
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答案】D
【解析】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A错误; 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B错误; C、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C错误; D、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3. 在数 , ,0, , , 中,属于整数的个数为
D.
A. 4
【答案】B
B. 3
C. 2 D. 1
【解析】解:在数 , ,0, , , 中,整数有 ,0, ,属于整数的个数,3.
故选:B.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依此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分类 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4. 2018年1月的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预计无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0亿元 将数
值10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将数值10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故选:C.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的形式,其中 ,n为整数 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当原数绝对值 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时,n是负数.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的形式,其中 ,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5. 已知 是方程 的解,那么a的值是
A. 6 B. C. 5 D.
【答案】A
【解析】解:将 代入 , , , 故选:A.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 下列各式中,去括号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A、 ,故原题正确; B、 ,故原题正确; C、 ,故原题正确; D、 ,故原题错误; 故选:D.
根据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进行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去括号,关键是掌握去括号法则.
7. 已知 是锐角, 与 互补, 与 互余,则 与 的关系式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 与 互补, 与 互余, , . . 故选:A.
根据补角和余角的定义关系式,然后消去 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列出关系式,然后再消去 是解题的关键.
8. 有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如图所示几何体,若现在你手头还有一些
相同的小正方体,如果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再添加小正方体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5 【答案】C 【解析】解:若要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可以往第2排右侧正方体上添加1个,往第3排中间正方体上添加2个、右侧两个正方体上再添加1个, 即一共添加4个小正方体, 故选:C.
若要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可以往第2排右侧正方体上添加1个,往第3排中间正方体上添加2个、右侧两个正方体上再添加1个,据此可得.
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
第1页,共5页
的图形;注意看到的用实线表示,看不到的用虚线表示.
9. 如图,点P是直线a外的一点,点A、B、C在直线a上,且 ,垂足是
B, ,则下列不正确的语句是 A. 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 B. 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
C. 线段AC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 D. 线段PC的长是点C到直线PA的距离 【答案】C
【解析】解:A、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即点到这一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故此选项正确; B、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此选项正确;
C、线段AP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故选项错误;
D、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即点到这一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C.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垂线段最短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及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10. 在数学中,为了书写简便,18世纪数学家欧拉就引进了求和符号“ ” 如
,若对于任意x都有 ;
,则a,b的值分别是 A. 4, B. 4,20 C. , D. ,20 【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知 , 则 ,
所以 , 即 , 则 , ,即 , 故选:D.
由新定义知 ,整理可得 ,据此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并据此列出关于x的整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1. 的相反数是______. 【答案】3
【解析】解: , 故 的相反数是3. 故答案为:3.
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 ”号.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 ”号 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 学生易把相反数的意义与倒数的意义混淆.
12. 单项式 【答案】3
【解析】解:单项式
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正确把握单项式次数确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3. 如图,已知 ,OC平分 ,则 ______
【答案】
【解析】解: ,OC平分 , ; 故答案为: .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 的度数,再根据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即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本题也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
14. 已知线段 ,延长线段AB到C,使 ,点D是BC的中点,则 ______. 【答案】6
【解析】解:如图,
, , , 点D是BC的中点, ,
. 故答案为:6.
先求出AC的长,根据 ,再求出BC,利用线段的和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性质.
15. 已知 ,则 的值是______. 【答案】8
【解析】解: , ,
. 故填:8.
由已知 ,则 ,代入所求式子中即得到.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根据已知求得代数的部分值,代入到所求代数式求值.
16. 定义 ,则 ______. 【答案】0
【解析】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 , 故答案为:0
原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的次数是______.
的次数是3.
故答案为:3.
直接利用单项式次数确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
第2页,共5页
D分别落在点M、17. 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折痕EF翻折,使点C、
N的位置,且 ,则 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
【解析】解: , , , , 由折叠可得, , ,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平分线将角平分后角之间的倍数关系.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19. 计算:
;
【答案】解: 原式 ; 原式 .
【解析】 原式先计算乘法运算,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0. 已知 , .
当 时,求 的值; 若2A与B互为相反数,求x的值.
【答案】解: , , , 当 时,原式 ; ,即: , 解得: .
【解析】 把A与B代入 中,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利用相反数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 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1. 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 已知 的度数比 的度数的2
倍多 .
求 的度数.
若OE平分 ,OF平分 ,求 的度数.
, 故答案为:
依据 , ,即可得到 , ,由折叠可得, ,进而得出 ,最后得到 的度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问题,解题时注意:在折叠中对应角相等.
18. 如图1所示 的纸片,OC平分 ,如图2把 沿OC对折成 与OB重合 ,从O
点引一条射线OE,使 ,再沿OE把角剪开,若剪开后得到的3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为 ,则 ______
【答案】114
【解析】解: 是 的平分线则 或 又 剪开后得到的3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为 ,
又 ,
【答案】解: 设 ,则 ,
.
,
解得 ,即: .
平分 , 平分 ,
,
.
首先设 ,【解析】由 的度数比 的度数的3倍多10度,且 ,可得方程:
,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则 故答案为:
是 和 的和,记作: 是 和 的差,记作: .
若OC是 的平分线则 或 .
第3页,共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