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B.t2℃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3℃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 D.由t3℃降温到t1℃,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多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少量固体溶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熔点比水低 D.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的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以下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 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 C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 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A.A B.B C.C D.D 4.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5.推理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 )
A.H2O和H2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B.点燃H2与O2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N2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D.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则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剧烈氧化。
6.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计在实验中经常使用,图中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B.实验时,冷凝管应适当倾斜,其进、出水方向是:b进a出 C.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
D.石棉网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7.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B.滤渣中一定有Ag C.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8.2018年12月7日,重庆巫溪县邝女士被发现惨死家中,原因疑是冬天烤炭火引发的中毒所致。造成中毒的物质是( ) A.木炭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点燃9.下列从化学方程式:“2H2+O2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C.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2H2O”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B.反应物的分子数比为2:1
D.反应中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32:36
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取用液体药品
C.称量食盐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分子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在反应2A+B=C+2D中,如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4
B.58.5
C.117
D.28
13.足量且形状相同的锌、铁分别于等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4.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D.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15.造成酸雨的元凶是( ) A.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二、多选题
16.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的是( ) A.铁杵磨针-化学变化 C.沙里淘金-物理变化
B.清水穿石-物理变化 D.火树银花-化学变化 B.工业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农业生产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
17.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 1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19.在点燃条件下,M和N反应生成X和Y.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氢原子,“物质 微观示意图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M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C.在该反应中,生成X和Y的质量比为22:9 D.在该反应中,X和Y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代表碳原子,“
M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N X Y ”代
20.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其中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镆原子的质量为288g B.原子核内有115个质子 C.是金属元素 D.镆原子的核内有171个中子 三、填空题
21.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下向烧杯内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______。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_______。 22.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