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這人,要巴拉巴
今天,想與大家重溫耶穌在彼拉多面前受審的一幕。這事記載在約18:28-40裡。經過一番審問,彼拉多終於宣佈說:「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38節)
其實,彼拉多宣稱耶穌沒有罪不只一次,乃是三次。不但是對猶太人說。約19章4節記載:彼拉多又出來對眾人說「我帶祂出來見他們:,叫你們知道,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後來,在第6節記載:祭司和差役看見祂,就喊著說:「釘祂十字架,釘祂十字架。」彼拉多說:「你們自己把祂釘十字架吧,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
彼拉多有意要釋放耶穌(約19:12),於是向猶太人建議,請看約18:39:「但你們有個規矩,在逾越節要我給你們釋放一個人,你們要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王麼?」誰知「他們又喊著說,不要這人,要巴拉巴。(40節)
巴拉巴是誰?按約18:40說:巴拉巴是個強盜。強盜(希臘原文lestes)含有革命分子與亂黨的意思。馬可15:7記載:「巴拉巴曾參與叛亂,殺過人。」
耶穌是誰?祂曾一手創造並建立這個世界(約1:1-3,10),且將世界賜給人。後來,人卻將世界失掉。(創3章)
主為了要贖回這已失去的世界,並拯救人從罪惡中出來;特地紆尊降貴,成了肉身,來到這個失落的世界,這三年多以來,祂如牧人在他們之中尋找迷失的人。
聖經記載說「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疾病。祂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那裡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當下,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猶大、約但河水來跟從祂。」(太4;23-25)
像這樣一位仁慈、有憐憫、又能體貼人,大有愛心的主耶穌。為什麼他們竟然不要祂,而要巴拉巴呢?
這無非是,罪朦閉了他們的良知,罪使他們失去了理性,罪使他們嫉妒良善,喜愛殘暴。因此寧願釋放一位無惡不作,殺人不霎眼的巴拉巴,也不放過一位良善無罪的耶穌。
其次,是因自己行為惡,而耶穌的行為好,相比之下見拙,以致生出懷恨的心來。
情況正如「該隱拿地裡的出產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的發怒,變了臉色。後來,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創4:3-5,8)
對於這件事,寫約翰一書的作者,在他的著作第三章十二節帶勸勉的說道:「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為什麼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
不錯,當時的大祭司亞那(前任)該亞法(我任大祭司)(約18:13)眾祭司為人奸詐、狡猾;以及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能說不能行……與耶穌的純潔無偽、溫柔、仁慈、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相比之下,顯出他們的不義,於是生出懷恨的心,動了殺機。於是煽動群眾大聲喊:「不要這人,要巴拉拉。」
當然,不要耶穌,要巴拉巴的另一原因是:喜歡罪惡的心,在驅使他們這樣做,正如約3:20說:「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於是,他們那暗昧無知的心,以及喪失理智的情緒,促使他們寧可不要耶穌,而要巴拉巴。
朋友:你知道耶穌有多愛猶太人麼?
舊約時代,上帝與以色列民立約,全民族都成為上帝的兒子,享受上帝所賜的福氣。(出4:22,23;耶31:9;何11:1)
羅9:4,5說:「他們是以色列,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列祖就是他們的祖宗,按肉體說,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他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上帝。阿們。」
猶太人即是上帝的選民,因此上帝就將祂的聖言交託他們。保羅說:「凡事大有好處:第一是上帝的聖言交託他們。」(羅3:2)當年摩西勸誡以色列民聽從上帝的命令時也提到「我照著耶和華我上帝所吩咐的:,將律例,典章教訓你們,使你們在所要進去得為業的地上遵行。」(申4:5)
上帝如此厚待猶太人,如此深深地愛他們。然而,他們卻沒有感恩圖報,反而屢次犯罪,遠離上帝。且讓我們舉幾個實例:
主領他們出埃及前,降十大災給埃及人,如神跡般地搭救了他們,使他們沒有遭受災難。
後來,上帝以祂大能的手,將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家領出來。(出13:14)一路上都得蒙上帝的帶領與眷顧。「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 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出13:21,22)
即使來到紅海前,後面又有埃及追兵,上帝還是吩咐他們往前走,叫摩西舉手向海伸杖,把水分開,讓以色列人下海中走乾路,逃過埃及的追兵。(出14:15-31)
在曠野,沒有水,上帝給水他們喝。(出17:1-7) 沒有食物,上帝從天降糧食給他們。(出16:4)
上帝如此處處眷顧他們,愛護他們,竟然到了西乃山腳安營時,百姓見摩西遲遲未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裡,對他說:「起來,為我們作神像…..」結果他們真的鑄了一隻金牛犢來。(出32:1-4)
他們偏離正道(申9:12)忘記了他們的救主。(詩106:21)因此惹耶和華發怒,受到嚴厲的懲治,有瘟疫流行在他們中間。(詩106:29)
到撒母耳時代,他們依然硬著頸項,他們去見撒母耳,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
他就禱告耶和華。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撒上8:5-8)
是的,以色列人常常離棄上帝,經常干犯律法,不聽從上帝的教訓。
他們與外邦人通婚,效法他們去拜偶像。「我的百姓竟忘記我,向假神燒香。」(耶18:15)
以色列民沒有認真嚴謹地守安息日。耶利米書17:21-23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謹慎,不要在安息日擔什麼擔子,進入耶路撒冷的各門;也不要在安息日,從家中擔出擔子去,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只要以安息日為聖日,正如我吩咐你們列祖的。他們卻不聽從,不側耳而聽,竟硬著頸項不聽,不受教訓。」
以色列民也沒有好好的繳納什一。瑪拉基書3:8上帝說:「人豈可奪取上帝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
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
及至時候滿足,那應許要來的救主,降生人間,只有在野地裡牧羊,按更次看守羊群的牧人。(路2:8)年高的拉比西面(25節)女先知亞拿(36節)以及幾個博士(太2:1-11)接待祂。
其他的人,毫不知情;既或知道了,也不接待祂。正如約1:10,11節說:「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祂造的,世界卻不認識祂。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
不但如此,還想盡辦法要殺害祂。約7:1記載:「……耶穌在加利利遊行,不願在猶太遊行;因為猶太人想殺祂。」
19節,耶穌責問猶太說:「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麼?你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為什麼想要殺我呢?」
其實,在耶穌三年多的傳道生涯中,猶太人諸多為難,陷害(太22:15),用詭計想捉拿耶穌,想將祂殺死。
他們一直不會感激耶穌對他們愛戴,照顧與賜福!到頭來,反而埋沒良心的說:「不要這人,要巴拉巴。」這實在傷透耶穌的心!
朋友:當我們談到以色列人這段忘恩負義,背叛上帝的悲慘故事。大概都會痛罵他們不該如此忘恩負義!然而,我們本身又如何呢?我們是否在有意或無意間「不要耶穌,要巴拉巴呢?」
我們可能會說:怎會呢?我怎能會這樣做呢?如果不會,那當然是最好,主一定會喜悅我們。但有些人卻步猶太人的後塵。寧可不要耶穌,要巴拉巴。這話怎樣說呢?
你豈不見,有些人,曾經一度信耶穌而離開罪惡,後來卻回到罪惡去。有些人,雖有基督徒的名份,卻迷戀罪惡的生活。
有些基督徒,有事不再求告上帝,卻依靠自己的聰明,或去請教於人或別的神。有些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通婚。有些基督徒,沒有好好遵守安息日,甚至干犯安息日。有些基督徒,不繳納什一,公然不忠於上帝,不尊重或承認祂的主權。
有些基督徒沒有接待耶穌。推說沒有時間讀聖經,沒有時間禱告,沒有時間赴
會,沒有時間為主作見證。這樣做,豈不是不要耶穌麼?
朋友:試問,我們是否重蹈猶太人的覆徹,「不要耶穌,要巴拉巴」呢?
需知:抵抗主,拒絕主;不但沒有好處,還會遭受極大的痛苦呢?
你豈不見,猶太人多年被異族的人管轄,受盡異族的人溪落與痛恨。
倘若我們「不要耶穌」,也將遭受同樣的命運,不但今生不享通,來生又要失去永生的賞賜。你說:「這損失有多大?」
朋友,我們當從猶太人的身上學取教訓。也當從自己以往的經驗,領受教育。
當謙卑地到主面前,虛心地求祂饒恕與赦免我們的疏忽與軟弱。求祂加添靈力,我們完完全全遵守祂的教訓。好叫我們今後的表現,無論在行事為人,都顯示我們是要耶穌,而不是要巴拉巴。
願我們凡事都榮耀祂,都蒙祂的喜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