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引入:
你喝过咖啡吗?没有加糖,味道如何?你通常加方糖,还是加白糖?你如何使咖啡尽快甜起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本节课分三个环节:1. 引导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3.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
回忆: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学生回答: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资料→作出解释→交流评价 问: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你有什么假设? 针对学生的回答,我们共同讨论,最后建立易与检验的假设有:
1、 2、 3、
可能与水的温度高低有关 可能与蔗糖颗粒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溶解过程是否搅拌有关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如下问题:
△如何比较溶解快慢?
设定一定量的水,溶解相同质量的蔗糖,测定蔗糖完全溶解的时间——判断“快慢”
△ 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某一因素的影响?
设置对照组,保留要研究的因素不同,控制其余条件相同
如研究水的温度高低的影响:取冷水和热水,溶解相同的大颗粒或小颗粒蔗糖,都搅拌或不搅拌,用相同体积的水溶解相同质量的蔗糖,测定完全溶解的时间。 发下如下表格:
科学探究
组号 ________ 组长 ____________ 组员 ________________
1. 1. 我们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我们建立的假设: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水(20毫升) 冷水或热水 蔗糖(5克) 操作方式 蔗糖完全 溶解所需时间 小颗粒或大颗粒 不搅拌或搅拌 方案一 烧杯1
烧杯2 方案二 烧杯3 烧杯4 方案三 烧杯5 烧杯6 实验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配任务:六人一组,选一组长,分工合作,每两人完成一种因素影响的实验,实验完毕后,
由组长组织组内相互补充数据,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前讨论如下问题,达成共识: △ △ 如何量取20毫升水? △ △ 如何称量5克蔗糖? △ △ 如何把大颗粒蔗糖碾细? 学生分组实验:大约15分钟
学生实验后,共同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
结论一:蔗糖的溶解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关,且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结论二:蔗糖的溶解快慢与颗粒大小有关,且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结论三:蔗糖的溶解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且搅拌能加快蔗糖的溶解。 思考:同学们,你能用实验得来的结论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吗? 学生回答:(1)用热水来溶解咖啡
(2)速溶食品通常都磨成粉状 (3)在家泡甜水喝,通常用筷子搅拌 (4)??
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了蔗糖溶解的快慢受水的温度、蔗糖颗粒大小、是
否搅拌三个因素的影响且实验结论正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再次学习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变量控制法。 布置作业:1. 完成课本P139 第1、2、3题
2. 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一些与溶解有关的新问题吗?请你下节课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六、教后反馈:
这两节课都不难理解,实验也简单,关键是启发学生思维,第一课时是针对问题,设计
实验,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第二课时关键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达到检验假设的目的。上完两节课,学生的收获挺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