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外汇储现状及效应分析
摘 要: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呈现高增长、高规模的双高趋势,这种高外汇储备一方面
对中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使中国面临着外汇储备高成本、低收益形成的风险。因此,中国必须积极加强对当前高外汇储备的管理,以降低风险而充分发挥其现实积极作用。近三年来,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频繁下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外汇储备总量过高,储备结构单一。在金价上涨、美元缩水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了外汇储备损失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关键词:外汇储备;效应;结论;建议
一、我国外汇储备状况
1978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年平均只有5亿美元左右,数量很少。国家实行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经济,不倾向对外举债,也不吸引外资流入,对外贸易往来很少,外汇储备的积累非常有限。当时国家实行“量人为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外汇政策,所以,国家外汇结存只有很小的余额。1979—1993年外汇储备开始增长,由于宏观经济管理失控,外汇储备出现大起大落情况。1981年,外汇储备数量为27亿美元。1983年,由于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刺激了出口,使外汇储备增加较快,达到89亿。1985年后,经济出现过热现象,进口猛增,出口增长放慢。1989年和1990年,为促进经济回升,国家曾两次下调人民币汇率,推动出口增长,同时资本流人继续平稳增长。到1991年外汇储备翻了两番,从55.5亿美元增加到217亿美元。1994年国家大幅度推进外汇体制改革,使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外汇储备成倍增加。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212亿美元激增到2000年的1 655.74亿美元u J。2001—2()O7年的外汇储备情况如下(见表1):
表1 2001— 2OO7年的外汇储备 单位:亿美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121.65 2864.07 4032.51 6099.32 8188.72 10663.44 15282.49 注:数据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 二、高外汇储备产生的经济效应
(一)、 正面效应
(1)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一是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提高我国对外融资能力,降低境内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寻求更优的投资环境和更大的利润空间;二是充足的外汇储备在深化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等
- 1 -
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大加速,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满足进口先进技术设备的需求;三是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居民正常用汇需求。
(2)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资信。外汇储备是体现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实力的增强,为我国举借外债以及债务的还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证,对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外汇储备更是成为信心指标,雄厚的储备是一种财富拥有的象征,在主观、客观上稳固了本币在国际间的信誉,提高了投资者对国家经济的信心。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在东亚周边邻国及地区几乎已经成为和美元无异的“硬通货”。
(3)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一个必备条件。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制定长远目标是使人民币的可兑换的货币。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报告中认为,一国货币的可兑换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交易进行汇兑限制。二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投资和金融交易进行根本性的汇兑限制。第三阶段是政府推动本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其他国家可广泛接受的硬通货,从而实同可自由兑换。我国在1996年12月已经成功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而要顺利完成剩余两阶段工作,实现最终目标,外汇储备有一种“定心丸”的效果。
(4)外汇储备是维护本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屏障。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一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表明了其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本币汇率的能力。各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或收购本币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达到调节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目的。干预外汇市场所需的资金具有时间不确定、数额巨大的特点,因此,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我国能够从容应对突发金融风险,满足有效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的需求。这一点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 负面效应
(1)我国外汇储备当前收益偏低,甚至已经形成损失。按照美国财政部的统计,2003年7月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储备占外汇储备的72%;2004年12份中国持有美元资产储备占外汇储备的6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在美国债券。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美国债券的总体平均收益可达5%左右。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我国外汇储备将随之贬值。但是,近年来美元呈现出弱势发展趋势,美元汇率下跌,例如今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我国也是深受其害: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构成是——3700多亿美元美
- 2 -
国两房债券,5000多亿美元美国国债,2000亿美元中投控制,3000多亿美元短期债务,分文不值的2000多亿美国次级债,2000多亿美元现金或欧元资产,共计1.8万多亿美元。现在去掉分文不值的2000多亿美元美国次级债与3000多亿美元短期债务,中国外汇储备以未平仓价格计算是1.3万多亿美元。一旦平仓,可能剩下的就只有那区区2000多亿美元现金或欧元资产了。 (2)过多的外汇储备,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作为国家财富的外汇储备,它的规模过大也就会使国家财富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高额的外汇储备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带来了难度。(3)过多的外汇储备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增加需要相应的人民币来置换。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发放增长越快。因为外汇储备是由中央银行购买并持有的,其在中央银行帐目上的对应科目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量,然后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
(4)我国外汇储备的持有以及管理带来高额成本支出。保有外汇储备需要付出很高的机会成本。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的观点,一个谨慎的外汇储备水平应当为该国3~6个月的进口额,即相当于年进口额1/4~1/2,这是国家帮助进口商或进口企业在出现不可抗的支付危机中作为最后债权人的保证。如果大大超过这一正常比例,就会形成所谓的“机会成本”。管理庞大的外汇储备也需要成本。
(5)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改变了人民币与外汇之间供求关系,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断得到强化。巨额的外汇储备还成为了其他国家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或制裁的口实。在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周里,人民币汇率连续突破了7.34、7.33、7.32和7.31四个重要的心理关口,再次向市场传达出人民币将加快升值的步伐。2008年首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果然延续了去年年底的涨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2996元,人民币单日升幅为50个基点,首次突破7.3元关口,为新的一年拉开序幕。
(6)加大了国际贸易摩擦,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我国外汇储备过高,虽然一部分来源于贸易顺差,但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和出口,亦使得美欧等国“眼红”,不时地制造贸易纠纷,严重困挠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与美国、欧盟之间贸易争端增加。 (7)过多尤其是纯粹的短期投机资本流入将容易导致经济的“泡沫化”,隐含着经济危机,具有很高的风险性。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很好,但经济金融运行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和谐之处,大量热钱流入我国,流入我国外汇储备,一但我国金融政策变化不当(如调整汇率、利率),暂时沉淀下来热钱便会大捞一把快速撤走,这是比较危险的。它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导致金融动荡或经济危机,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8)过多的外汇储备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增加需要相
- 3 -
应的人民币来置换。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发放增长越快。因为外汇储备是由中央银行购买并持有的,其在中央银行帐目上的对应科目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量,然后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
三、结论分析
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增强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提高信用等级和偿付能力,保证金融安全。但是外汇储备过量则会产生机会成本,加剧市场流动性过剩,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制约宏观金融调控效果,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当前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从金融安全以及更好地发挥国家外汇储备的有效性出发,加强和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与营运机制建设,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与营运找到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新途径。
要适时调整外资政策,我们应当吸取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以质量为根本,合理的控制引资规模,确保引而有效;需要进一步重视进口,国际贸易是由进出口共同组成的,过大的贸易顺差也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在保证出口的同时,适当扩大进口,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平衡;强外汇资产的风险管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或避免外汇资产营运中的损失,提高收益率;促进官方外汇储备运用的多样化;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 多管齐下,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衰退情况下,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世界经济,2007(3). [2]者贵昌冲国国际储备的分析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5(5). [3]谢太峰.关于中国外汇储备多与少的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06(7).
[4]马娴.从实证角度看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汇率的关系.世界经济研究,2004(7). [5]陈硕.人民币汇率超常稳定与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困境.统计与决策,2006(4). [6]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陈雨露.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钱荣堃,马君潞,陈平主.国际金融[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9]施菱.外汇储备高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相应政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9).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