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园林工程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21:22: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园林工程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 土方工程

园林工程是以工程为基础,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课,课程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在综合发挥园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功能作用的前提下,处理园林中的工程设施与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园林工程的内容包括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园林供电工程和园林机械工程。

我国历代的园林哲匠和手工艺人在数前年园林兴造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著作,形成了我国独特的造园艺术,早在秦汉时代的山水宫苑挖湖堆山的土方工程中,便形成了“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

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就是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如何创造高低变化和协调统一的设计。竖向设计的内容包括: (1)地形设计;

(2)园路、广场、桥涵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 (3)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的标高确定; (4)排水设计; (5)管道综合设计。 竖向设计的方法: (1)等高线法; (2)断面法; (3)模型法。

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园林设计和园林施工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投资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常用的方法有:

(1)公式法:用求积公式来计算一些近似几何形体的土方工程量的方法;

(2)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平行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分截成段来计算土方工程量;

(3)方格网法:一般运用于平整场地,是把平整场地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向结合的方法。 求体积公式适合计算较规整的一些几何形状。断面法适合计算标有等高线的自然地形,它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平行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分截成段来计算土方工程量。方格网法一般适合平整场地。

等高线的特性:

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象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它是一条假想的线,是用二维线表示三维的地形形状,等高线是园林中用来表示地形变化的主要手段。等高线的特性包括: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点,其高程都相等; (2)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3)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坡度的缓或陡。疏则缓,密则陡;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峭壁处才可能出现相交或重叠; (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接穿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在山坡上修筑路基大致分为全挖式、全填式和、半挖半填式三种情况。在沟谷低洼的潮湿地段或桥头引道等处的路基需修成路堤式,有时道路通过山口、或陡峭地形,为了减少道

路的坡度路基往往做成堑式路基。

坡度:土方工程的施工不论是填方还是挖方都要求有稳定的边坡坡度,坡度是等高线的高差值与等高线的垂直间距的比值:

i=h/L

其中i表示坡度、h表示地形的高差、 L表示水平间距。

在等高差不变的情况下等高线的间距越大其坡度越小,间距越小其坡度越大。

安息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在工程上,为了土方的稳定,其堆积高度应小于土壤的安息角,安息角还受其含水量的应向。

土壤的相对密实度-—指土壤填筑后经碾压后的密实程度。在土方的施工中,土壤的相对密实度是检查土壤施工中密实程度的标准。

坡度系数--坡度系数即边坡坡度的倒数,是工程上常用的表示边坡坡度的的方法,坡度系数越大坡度越缓。

土壤的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土壤容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难易程度,容重越大挖掘越难。

土壤的含水量—是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可分为干土、潮土和湿土。

土壤的可松性—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使体积增加的性质。这一性质对土方的挖掘和填方以及运输都有很大关系。

用方格网法平整场地的步骤:

(1)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 (2)用插入法求出个角点的园地形标高; (3)依据设计意图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 (4)求施工标高;

(5)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土方工程施工包括:土方的挖掘,土方的运输,土方的填筑和土方的压实。在施工前应做好土方施工的准备工作,包括: (1)清理现场

①伐除树木 ②拆除构筑物; ③查清地下管网; (2)排除积水;

①排除地面积水; ②排除地下积水; (3)定点防线。

第二章 园林给排水工程

公园用水包括: (1) 生活用水 ; (2) 养护用水; (3) 造景用水; (4)消防用水; 园林给水的特点:

(1)园林中用水点较分散;

(2)由于用水点分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变化大; (3)水质可根据用途不同分别处理; (4)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5)引用水(沏茶用水)的水质要求较高,以水质好的山泉最佳。 技术经济流速:

在进行给水管网的设计时,选择管径大流速小,水头损失小,管径小流速大,水头损失大,但管径大投资大,而管径小,投资少,水头损失大甚至会造成水压不足。因此,在选择管径时,做到既不浪费投资,又不使水头损失过大,保持一定的流速,这一流速就叫经济流速。

给水管网布置中,环状管网布置和树枝状管网布置的特点: 给水管网布置包括环状管网布置和树枝状管网布置。环状管网布置的特点是把给水管网闭合成环,使管网供水能互相调节。不因某处出现故障而影响整个供水,但管材用量多投资大。树枝状管网布置布置方式简单,节省管材,适合于用水点较分散的情况,但供水保证率差,一旦出现故障,将影向下游的供水。

给水管网布置的要点:

(1)干管应靠近主要供水点;

(2)干管应靠近调节设施(如高位水池或水塔);

(3)在保证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干管宜随地形敷设,避开地形复杂和难于施工的地段,以减少土方工程量;

(4)干管尽量埋设于绿地下,避免设于路下; (5)和其它管线按规定保持一定距离。 园林地下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

(1)地下管线的布置,一般是按管线的埋深由浅至深,由建筑向道路布置;

(2)管线的竖向综合应根据小管让大管,由压管让自流管,临时管让永久管,新建管让已建管;

(3)管线平面应做到管线短,转弯小,减少与道路及其它管线的交叉,并同主要建筑物和道路平行或垂直敷设;

(4)干管应靠近主要使用单位和连接支管较多的一侧敷设;

(5)地下管线一般布置在道路以外,但检修较少的管线也可布置在道路下面; (6)雨水管应尽量布置在路边,带消防栓的给水管,也可沿路敷设。 喷灌形式:

(1)移动式喷灌系统; (2)固定式喷灌系统;

(3)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水和管壁发生摩擦,克服这些摩擦力而消耗的势能就叫水头损失。可用水压表测出。水头损失的大小与水管内壁的粗糙度有关。

降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间无关。

谷方---地表径流在谷线或山洼出汇集,形成大流速径流,为防止其对地表冲刷,在汇水线上布置一些山石,借以减缓水流的冲力,达到降低其流速,保护地表的措施。

水位---水体上表面的高程称水位。园林水体常设有常水位、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 常水位---即公园的设计水位,是公园中最理想的水位。

最高水位---公园水体允许的最高水位,超过此水位就需要进行泄水。 最低水位----公园水体允许的最低水位,低于此水位就需要进行补水。 园林排水的特点:

(1)主要是排除雨水和少量生活污水;

(2)园林中地形起伏多变,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 (3)园林中大多有水体,雨水可就近排入水体;

(4)园林可采用多种方式排水,不同地段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排水方式; (5)排水设施应尽量结合造景;

(6)排水的同时还要考虑土壤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以利于植物的生长。 园林地面排水方式:

(1)拦 把地表水拦截于园地或某局部之外;

(2)阻 在径流流经的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挡水,达到消力降速减少冲刷得作用 (3)蓄 一是采取措施使土壤多蓄水,一是利用地表洼处或池塘蓄水;

(4)分 用山石、建筑墙体等将大股的地表径流分成多股细流,以减少危害;

(5)导 把多余的地表水或造成危害的地表径流利用地面、明沟、道路边沟或地下管线及时排放到水体和雨水灌渠中。 防止地表径流冲刷的措施

(1)利用竖向设计

①控制地面坡度,使之不致过陡;

②同一坡度的坡面不宜延续过长,应由起伏变化; ③利用盘山道、谷线拦截和组织排水;

④利用植被护坡,减少和防止对地表的冲蚀。 (2)利用工程措施 ①利用“古方”; ②利用挡水石; ③利用护土筋。 (4)利用地被植物。 (5)利用灌渠。

第三章 水景工程

水景工程包括城市水系规划、驳岸,护坡和水池。 城市水体的功能作用:

(1)排洪蓄水 城市水体是城市地面水的排放水体,特别是暴雨来临、山洪暴发时,要求及时排除和蓄积洪水,防止洪水泛滥成灾;

(2)组织水上游览 利用城市水体组织水上游览活动;

(3)调节城市小气候 水体可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热岛效应,净化空气环境 ;

(4)美化市容。城市水体可形成开阔的透景线和美丽的倒影,丰富城市景观,美化市容。

喷泉的作用:

喷泉是理水的手法之一,常用于城市广场、公共建筑或作为建筑园林的小品,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空间。对喷泉的位置选择首先要考虑喷泉的主题、形式,其次考虑喷泉与环境统一。为使喷泉获得等高的射流,喷泉配水管多采用环行十字供水法。喷泉的作用包括:

(1)丰富城市面貌和景观; (2)振奋精神,陶冶情操;

(3)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空气环境。 喷泉的控制方式

搜索更多关于: 园林工程复习资料 的文档
园林工程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a7jj8xh6e6d7jm4l22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