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2 5:03: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吕霞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46期

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通存在,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小学美术老师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导入新课效果如何是关键。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导入新课也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美术课的导入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教学实践中,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应把好以下几点: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而设计。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爱听故事的特点,就可以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导入。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相对成熟、认知事物能力、联想力比较强,在设计时可以采用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等方法导入。因此,同样的一种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导入要有启发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可见,上课伊始能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有效地引起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热烈探求。

(三)导入要有新颖性。新颖的导入往往能“出奇制胜”,究其原因,令学生能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如将一些动漫效果、音乐、少见的民间事物、只有在体育课才出现的活动等内容结合美术元素,以造型游戏等方式出现在美术课堂里,以制造出“新鲜”的氛围。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教学灵活性、交互性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采用讲授示范、临摹练习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立体表现信息,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以形象为主。教学中介入多媒体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教学灵活性和互动性。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课堂教与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学习。比如在教学有关折纸、剪纸、泥塑、版刻等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容时,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欣赏可激发兴趣,丰富学生想象力,唤起他们的创作意识,必然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同时,多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边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多媒体演变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 三、重视课堂辅导,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辅导是美术课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情况下,教师十分重视新课的讲授、教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忽视辅导的研究,常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教师讲完课后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二是由教师越俎代庖,把全班同学的思维纳入到一个框框之中,从而形成作业“千人一面”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效教学辅导应把握好以下二点: (一)尊重学生、鼓励独创。小学生绘画的兴趣高,画得快,难免有些画不好的地方。这时,不要替学生动手改画。因为经过教师修改以后,儿童原有天真、稚拙的形象变得平淡无奇、无味,画面变得呆板无趣,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智力的发展,那份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观察力、感觉、领悟、表现被替代。

(二)引导观察、加强记忆。观察是绘画的前提,通过观察去感知物象的本质特征。绘画应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利用各种感官去加强记忆,激发学生的灵感。如画一座楼房时,要让学生观察由几部分组成,每一层有什么特点。门窗的高低、大小、色彩的变化,培养他们有意识观察的习惯,避免小学生观察无目的性。 四、激励性习作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尽可能多地表示出共鸣与欣赏,不能嘲笑所不理解的学生作品,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应该多请他们评价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被承认被肯定,从而树立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作品作出积极的评价,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做或尽量不做否定。笔者在进行泥塑动物练习里,有很多学生捏出来的作品不成熟,很可笑。对此笔者不给予直接的否定或打分,而是让孩子们相互去欣赏、辨别、评价谁作品最好,自己的有哪些不足,这样一旦他们发现了问题,自己就会马上改正。然后教师再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这样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增长,激励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深入推进新课改进程中,我们要很好把握教材和学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1) 的文档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aiwf40kxy9d31q9oec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