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糖 类 含解析 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14: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糖 类

1.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乙醇与二甲醚 C.淀粉与纤维素

B.麦芽糖与纤维二糖 D.2-甲基丁烷和戊烷

解析:选C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则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能溶于水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B.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油脂、糖类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葡萄糖属于单糖

解析:选D 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属于糖类,如淀粉属糖类但无甜味,甘油有甜味但不属于糖类,A错。二糖、多糖可以水解成单糖,但单糖不能水解,B错。油脂和单糖、低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一万以上,C错。葡萄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因此葡萄糖属于单糖,D正确。

3.有关麦芽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纯净的麦芽糖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

C.1 mol 麦芽糖水解得到1 mol 葡萄糖和1 mol 果糖 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 1 mol 麦芽糖水解生成2 mol 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麦芽糖与蔗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 A.饱和Na2CO3溶液 C.烧碱溶液

B.新制Cu(OH)2悬浊液 D.碘水

解析:选B Na2CO3溶液只能鉴别乙酸溶液,不能鉴别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选项A不正确;Cu(OH)2悬浊液遇乙酸溶解,遇葡萄糖溶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遇淀粉溶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能将三物质鉴别,选项B正确;NaOH溶液与乙酸能反应但无现象,与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无反应、无变化现象,选项C不正确;碘水遇淀粉变蓝色,和乙酸和葡萄糖没有反应,选项D不正确。

5.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①葡萄糖 ②麦芽糖 ③蔗糖 ④甲酸乙酯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属于单糖,含有—CHO,故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麦芽糖、蔗糖均是二糖,可发生水解反应,其中麦芽糖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含醛基,不发生银镜反应;甲酸乙酯是一种酯,其结构简式为HCOOCH2CH3,可发生水解反应,同时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

6.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解析:选C 青苹果汁中含淀粉较多,熟苹果汁中含葡萄糖较多。

7.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H2SO4,并加热使之水解。为测定淀粉的水解程度,所需下列试剂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⑤ C.①③④

B.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 淀粉的水解程度包括部分水解和完全水解,其中碘水可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但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均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在加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必须先加碱中和,所以需要的试剂有①③④,选项C符合题意。

8.蔗糖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可发生的反应是( )

①水解反应 ②脱水反应 ③加成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加聚反应 A.①② C.③⑤

B.③④ D.③④⑤

解析:选A 蔗糖与稀硫酸共热时,能发生水解反应: 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稀硫酸

蔗糖与浓硫酸作用可发生脱水反应:

浓硫酸

C12H22O11蔗糖――→12C+11H2O。

9.有A、B、C、D四种有机物,它们分别是葡萄糖、蔗糖、淀粉、甲酸乙酯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Ⅰ)B、C均能发生银镜反应;(Ⅱ)A遇碘水变蓝色;(Ⅲ)A、C、D均能水解

且水解之后的溶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A是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酸乙酯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其结构中一定含有—CHO,因此B、C应是葡萄糖与HCOOC2H5中的一种。(Ⅱ)遇碘水显蓝色的是淀粉。(Ⅲ)HCOOC2H5、蔗糖、淀粉水解的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1)淀粉 葡萄糖 甲酸乙酯 蔗糖

②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 ③HCOOC2H5+H2O

H

HCOOH+C2H5OH

10.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解析:(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化学方程式是(C6H10O5)n+nH2O――→nC6H12O6;

(2)甲与乙的反应物均相同,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所以甲、丙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在酸性条件下,而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时应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应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后,再加入氢氧化铜,所以实验1无现象;

(4)加入的碘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碘无法与淀粉反应,所以溶液变化不明显; (5)a.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正确;b.因为碘易升华,所以冷却后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正确;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正确;d.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所以可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达到预期的现象,正确,答案选abcd。

答案:(1)

(2)温度 催化剂

(3)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4)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abcd

H

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无论是单糖,还是多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D.糖类物质又称碳水化合物,所有糖类物质的最简式均为CH2O

解析:选C A项,只有二糖和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物质,不可以水解,错误;B项,还原性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等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错误;C项正确;D项,糖类物质习惯上可以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很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糖 类 含解析 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anuw5qh347g2499ip734mu7526k9200fq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