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10:18: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点看,这是为了( )

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 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解析:稻田中水稻与稗草构成竞争关系,它们共同争夺同一环境中的阳光、CO2和生存空间等资源。除去杂草(稗草),可使水稻拥有更充裕的生活条件,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为人类提供更多稻谷。鱼塘中清除更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黑鱼,可以减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

答案:C

7.(多选)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B.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D.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生产者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也是如此,绿色植物能降低环境温度,但它与“生产者是生态系的主要成分”没有关系。

答案:AD

8.(多选)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cal/(m·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2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 810 kcal/(m·a) 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7.3% 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D.据能量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20 810 kcal/(m·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80/3 370×100%≈11.3%;该生态系统能量输出除与各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有关外,还与分解者有关;能量输入为20 810 kcal/(m·a),输出为11 980+1 890+316+13+4 600=18 799 kcal/(m·a),所以输入大于输出,还没有到达相对稳定的阶段。

2

2

2

2

答案:BC

9.下图所示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10 kJ。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 872×10kJ,但其中118 761×10 kJ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

6

6

6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利用。

解析:图中所表示的是某湖泊中A、B、C三个营养级所占有的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比例和它们所消耗的能量情况。因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即总量为118 872×10-118 761×10=111×10(kJ)。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15/111≈0.135,即为13.5%。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3/15=0.2,即为20%。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所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的百分比为1.8/3=0.6,即为60%。在生态系统中,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其原因有:①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能量很大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所消耗;②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③还有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答案:(1)111×10 kJ 生产者 (2)13.5 20 (3)60% (4)呼吸作用消耗 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分解者

10.(2015·肇庆期末)下图中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

6

6

6

(1)

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丁、戊、己,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其中,丁的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己,则要使己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丁的能量__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解析:(1)图甲中m1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m2是各级消费者散失的能量,其形式为热能;处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营养级级别高,可利用能量少。(2)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Ⅱ同化固定的能量,C指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可计算出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b/y×100%。(4)设丁的能量为y,依据能量传递效率,可列出y×x×20%+y×(1-x)×20%×20%=

A,进一步可推出:y=25A/(1+4x)。

答案:(1)太阳能(或同化固定的能量)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级别高,可利用能量少 (2)同化固定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25A/(1+4x)

高中生物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app47w7ai3bj0w6iip07zlrl1bk8m012y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