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慢性肾衰临床途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 7:06: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 尿毒症期患者。

一、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慢性肾衰 (TCD 编码: BNS14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ICD-10 编码: N18.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慢性肾衰是指由肾病日久,致肾气衰竭,气化失司,湿浊尿毒不得下泄,以少尿甚或无尿,或以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口有尿味等为常见症状的肾衰病。

(2)西医诊断标准: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法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有该系统的体征。如负重、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2. 病期诊断: (1)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 50(GFR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 133-177umol/L, 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 50%(GFR50-20ml/min),血 肌酐达 186-442umol/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 451-707umol/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 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 707umol/L,肌酐清除率在 10ml/min 以下,酸中毒症状明 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3.证候诊断

脾肾气虚证 证候: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脾肾阳虚证 证候: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脾肾气阴两虚证 证候:倦怠乏力,膜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肝肾阴虚证 证候: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弦细。

阴阳两虚证 证候: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 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06-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衰。

2.患者符合慢性肾衰中医证型,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肾衰(TCD 编码:BNS142)和慢性肾功能衰竭(ICD-10 编码: N18.902)的患者。

2.病期诊断属于慢性肾衰代偿期(CKD3 期)、失代偿期(CKD3-4 期)、衰竭期(CKD5 期)、尿毒症期(CKD5 期非透析)病人。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急查项目:血常规+血型、急诊生化(钾、钠、氯、血肌酐、血尿素氮、总二 氧化碳或血气分析、葡萄糖)、凝血功能 (2)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血脂、心肌酶谱 (4)甲状腺旁腺激素

(5)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 B12

(6)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 (7)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两对半、丙肝) (8)胸部 X 线片 (9)心电图 (10)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 IgA、IgG、IgM、C3、C4、CH50、抗 核抗体,抗核糖体 p 蛋白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 Jo-1,抗 SSB 抗体,抗 SSA 抗体,抗 sm 抗体,抗 U1-RNP 抗体,抗 dsDNA、p-ANCA、c-ANCA、抗 GBM、 抗“O”抗体、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本病为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以正虚为纲,邪实为目。临床辨证分类以正虚为主,治疗多采用扶正与祛邪兼顾,标本同治。但应分清标本主次,轻重缓急。治本是根本措施,应贯穿在全过程中,治标可在某一阶段突出,时间宜短。因此,保护肾气和其他内脏功能,调节阴阳平衡,始终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原则。

脾肾气虚证 证候: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强肾。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5g,黄芪10g,茯苓15g,陈皮6g,法半夏9g,薏苡仁15g,续断15g,巴戟天10g,菟丝子15g,六月雪15g。

加减:气虚较甚,加人参(单煎)9g;纳呆食少,加焦山楂15g,炒谷麦芽15g;伴肾阳虚,加肉桂3g,附子(先煎)6g;易感冒,合用玉屏风散加减以益气固表。

中成药:肾炎康复片,口服,1次8片,1日3次。

脾肾阳虚证 证候: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治法:温补脾肾,振奋阳气。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附子(先煎)6g,肉桂6g,生地黄12g,山茱萸6g,山药15g,泽泻15g,牡丹皮15g,茯苓15g,车前子30g,牛膝15g。

加减:脾阳虚弱,脾胃虚寒甚,可选用理中汤;痰湿阻滞而伴见泛恶,可选用理中化痰丸;脾胃阳虚,胃脘冷痛,可选用小建中汤;脾阳虚弱,脾虚生湿,水湿溢于肌肤而见水肿,可选用黄芪建中汤和五苓散加减;以肾阳虚为主,可选用右归饮加减。

中成药:肾康宁片,口服,1次5片,1日3次。

脾肾气阴两虚证 证候:倦怠乏力,膜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人参(单煎)l0g,黄芪15g,熟地黄12g,茯苓15g,山药15g,牡丹皮15g,山茱萸6g,泽泻15g,枸杞子15g,当归12g,陈皮6g,紫河车粉(冲服)3g。 加减:脾气虚为主,见面色少华、纳呆腹满、大便溏薄,可用健脾丸或香砂六君子丸;偏于肾气虚,见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甚,可配服金匮肾气丸;脾阴不足明显,口干唇燥,消谷善饥,可玉女煎加减;肾阴不足为主,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或小便黄赤,可服知柏地黄丸;气阴不足明显,心慌气短,可加生脉散。

中成药:贞芪扶正颗粒,冲服,1次1袋,1日2次。

肝肾阴虚证 证候: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12g,山茱萸6g,山药15g,泽泻15g,茯苓15g,牡丹皮15g。

加减:遗精,盗汗,加煅牡蛎(先煎)15g,煅龙骨(先煎)15g;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为主,可改用杞菊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

中成药:益肾养元合剂,口服,1次l0ml,1日3次。

阴阳两虚证 证候: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阴阳双补。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生地黄12g,山药15g,山茱萸6g,泽泻15g,茯苓15g,牡丹

皮15g,肉桂6g,附子(先煎)l0g,淫羊藿15g,菟丝子15g。

加减:阴阳两虚,伴浊闭清窍,心神不明,或中风失语,可用地黄饮子加减;脾气虚弱,可用防己黄芪汤;肾阳偏虚,可用济生肾气汤;兼湿热,合八正散加减;兼湿浊者,合藿香正气丸加减;兼血瘀者,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兼水气者,合实脾饮加减;兼风动者,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中成药

1)补肾益气:冬虫夏草3-5克用水蒸服或研粉装胶囊服用; 黄芪胶囊、金水宝、百令胶囊等口服, 黄芪、生脉、参麦注射液静滴;

2)清湿热:选用苦参针静滴;黄葵胶囊口服。

3)活血化瘀:选用丹参、红花、丹参酮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静滴

2. 针灸治疗:改善消化系统症状,可选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增加肾血流量,可选肾俞、心俞、三焦俞等;促进排尿,可选关元、中极、肾俞、三焦俞、阴廉等。 3.其他疗法: 单方验方

加味肾气丸 附子60g,茯苓、泽泻、肉桂、牛膝、车前子、山药、山茱萸、牡丹皮各30g,熟地黄15g。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饮下,每服70丸或100丸。治疗肾阳虚不能行水者。

大腹水肿气息不通方 牛黄0.6g,椒目0.9g,昆布、海藻、牵牛子、桂心各2.4g,葶苈子1.8g。上7味为末,另捣葶苈如膏,蜜和丸如梧子。口服,1日2次,每服10丸,小便利为度。

运用中医药针对感染辨证治疗,银翘散、桑菊饮治疗风热咳嗽、小柴胡汤治疗少阳不利之咳嗽咽痛、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等。

运用益气、活血、祛风方法(雷公藤免煎剂)的联合方案治疗大量蛋白尿。加用祛风药物如雷公藤免煎剂或中药方中加入祛风药如蚕茧壳、防风等。

4.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1)治疗原发病 (2)消除可逆因素 性并发症。

5.护理调摄:

①.饮食护理:宜给予优质低蛋白,高钙低磷、丰富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可指导患者使用麦淀粉饼,忌辛辣、刺激、海腥类食物。

②.大便干结不通者,可予大黄粉3~5克泡水以清热通便。运用王不留行子耳穴帖压法的内外同治法。

③.适当运动。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水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有所改善, 症候积分减少。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无降低,或增加<10%;血肌酐无增加,或降 低<10%。

(3)治疗急、 慢

搜索更多关于: 慢性肾衰临床途径 的文档
慢性肾衰临床途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au057ud544m0xd0pds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