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23:54: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5、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 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 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 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七月既望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 动词,眺望,远看 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名词,下面 4、如 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如怨如慕 副词,像 5、歌 扣舷而歌之 动词,唱 歌曰 名词 歌词 倚歌而和之 名词 曲调 长 抱明月而长终 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 增长 三、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友)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 3、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4、谓语

.

.

渺渺兮予怀 5、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 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状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四、多义词

1、有碑仆道(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其

1、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3、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

.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5、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8、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1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12、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13、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14、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15、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1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1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18、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1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五、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 有 通 “又”。暴 通 曝, 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 智慧。

.

.

4、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 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 (从,介词) 而青于蓝 (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连词)

《师说》知识点归纳

一、 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二、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的文档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bcab3u7ke072ie1yi364bptb11wxs00meh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