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
外贸依存度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若用出口额或进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又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 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在国际上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然而,频繁的贸易往来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加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由于国际贸易稳定对一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了解。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情况通常用外贸依存度来表示,它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反映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2005-201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一)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从变化趋势上看,我国外贸依存度从2004年至2006年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9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之后开始回升,但增长幅度与之前相比较低,未达到之前的最高水平。从外贸依存度的比重上看,近十年的外贸依存度都在40%以上,最高水超过65%。2009年虽然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达到这十年的最低点,但依存度仍超过40%。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10年
指标
进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
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 进口总额(人民币亿元) 进出口差额(人民币亿元)
进出口总额(百万美元) 出口总额(百万美元) 进口总额(百万美元) 进出口差额(百万美元)
2014年 264334.49 143911.66 120422.84
2013年 258168.9 137131.4 121037.5 16093.98
2012年 244160.2 129359.3 114801 14558.29
2011年 236401.95 123240.56 113161.39 10079.2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1722.15 150648.06 107022.84 94699.3 12323.54 2973998.32
82029.69 68618.37 13411.32
179921.47 166863.7 100394.94 79526.53 20868.41
93563.6
140974 116921.8 77597.2
62648.1 54273.7 8374.4 1421910 761953 659953 102000
73300.1 63376.86 20263.5 2176570 1220456
14220.3 1760440 968978
4303036.85 4158993.5 2342746.55
3867120 3641864.45
1898381 1743484
2207535 2563255.23
2209004 2048714.42
1818405
1577754.32 1201611.8 1430693.07 1396244.01 1005923.2
1132567 298123
1960290.3 1949989.5 956116 791460.9 264344
177520
259014.53 230309 154897.87 181510.31 195687
注:1.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1978年为外贸业务统计数,1980年起为海关进出口统计数。 2.货物进出口差额负数为逆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00000250000200000进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 264334.49150000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 143911.66进口总额(人民币亿元) 120422.84进出口差额(人民币亿元)500000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100000
二、外贸依存度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1.GDP的大小及其增长率
一般来说,小国地域狭小,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大国由于具有比较广阔的国内市场,外贸依存度就较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低于小国经济,但与美国、日本等大国经济相比,GDP规模尚小,外贸依存度偏高。 2.GDP构成的差异性
第三产业在一国GDP中占主要地位时,其对外贸易获取利益的主要途径就不是通过商品进出口,因此,以贸易在GDP中所占比重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就不会太高。我国的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这是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10年
指标
国民总收入(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注:1.1980年以后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为国外净要素收入。
2014年
634043.4 636138.7 58336.1 271764.5 306038.2
46629
2013年
583196.7 588018.8 55321.7 256810 275887 43320
2012年
532872.1 534123 50892.7 240200.4 243030 39544
2011年
479576.
484123.
46153.
223390.
214579.
3601
2.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
3.按照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修订制度和国际通行作法,根据修订后的2013年GDP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对2012年及以前年度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了系统修订。主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因基础统计资料变化,对2009-2012年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三是因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法调整,对2008年及以前年度的金融业增加值进行了修订。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民总收入(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2014年国民总收入(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
3.加工贸易比重
我国的加工贸易比重从2005年到2014年,实现了高速度、跨越式的发展。然而“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会从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两个方向提高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4.CPI
通货膨胀率从相反的方向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2005年~201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2004年为基期)从101.8上升至102。很明显地,包含了通货膨胀率在内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依存度有较大的拉低作用。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10年
指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年=10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年=100)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年=100)
2014年
102 102.1 101.8 101 98.1 97.8 100.5
2011年
2010年 103.3 103.2 103.6 103.1 105.5 109.6 103.6
2009年 99.3 99.1 99.7 98.8 94.6 92.1 97.6
2008年 105.9 105.6 106.5 105.9 106.9 110.5 108.9
2007年 104.8 104.5 105.4 103.8 103.1 104.4 103.9
2006年 101.5 101.5 101.5 101 103 106 101.5
2005年
20122013年
年
102.6 102.6 105.4 102.6 102.7 105.3 102.8 102.5 105.8 101.4 98.1 98
102 104.9 98.3
106
101.8 101.6 102.2 100.8 104.9 108.3
98.2 109.1
100.3 101.1 106.6
101.6
注:1.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工业品价格统计\改称为\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改称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2.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工业品价格统计\改称为\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相应地将\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改称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