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数据时代广州市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分析
作者:黄静芹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13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并提出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路径,以期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3/14-0137-03
在现代社会各项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进行创新变革。尤其是在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信息量的暴增,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丰富资源,同时也为人们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带来了困难。在大数据时代,因特网的发展也对图书馆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学校图书馆应准确分析因特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繁多、知识缺乏等问题,合理构建良好的智慧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
中小学图书馆不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而且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阵地,它为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发挥了极大作用。但目前广州市中小学图书馆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图书馆建设理念落后、图书管理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图书馆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其中,很多地方的中小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如有的学校图书馆面积偏小,甚至无固定的场所及基本设施,多数图书馆仍旧沿用传统手工操作,工作速度慢,繁琐,查找率低;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县区和农村中小学校根本就没有图书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另外,有些中小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既不对当前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中小学图书馆的意义进行反思,也不对图书馆存在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深入探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州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 智慧图书馆主要是采用智能化信息技术,坚持以人为本和智慧管理的原则,不受任何空间的约束,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入移动的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主要包括下列几种特征: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绿色发展和智慧管理。 1.全面感知
智慧图书馆主要是利用丰富的感知设备,如手机、电脑和全球定位系统,对实体信息资料进行测量和收集。整个数据库主要包括内在虚拟信息资料和图书馆运行与管理状态,以及相关用户的实际需求等内容。另外,系统还能够进行智能化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