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初探
作者:李学成
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年第09期
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作为课题,做为小学教师有意无意都要思考,都要参与,这是教师的职业性质所必须经历的。作为小学德育教育也好,其他学段教育也罢,思想教育都是必须存在的。作为德育教育,我们知道有文明史就有德育教育,我们要讨论的是现阶段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一些规则。
目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思想都发生了变化。一般的来说,小学低年级孩子刚从家庭走到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和烙印非常深,一般表现为:自理能力差、以自己为中心、攀比心理强、好逸恶劳、不珍惜粮食和学具等等。这些现象如不争取引导,会给孩子造成终生的思想道德缺陷。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以历史上看,无论古今中外,给人类做出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等等都是从小就有良好的德育素养,中国的古今诸子百家无论学儒、学道、学禅,也是非常重视从小的德育教育。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更是直截了当,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会做人。其实“学会做人”就是德育教育。 小学低年级都是八九岁的孩子,他们一个个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苗,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让他们走向成长呢,其实对低年级孩子最忌用大道理机械的教育,这主要是他们那么小的年龄什么是“大志”“宏伟”的前程,对他们而言,都像长风越竹林,浮云过长空一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用例外一种途径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例如,我们班级有一男生,是一名独生子,家庭的经济条件比较好,每天都带一大包吃的,一个苹果吃几口就扔了,这种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模仿,这时我也注意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是我就把学生扔掉的苹果捡了回来,利用班会讨论这个问题,班会上,我把这些吃了几口的苹果洗干净,摆在我的讲桌上,我告诉同学们,这是我从班级的垃圾箱里捡回来的,我拿了其中一个大口吃了下去,并告诉同学们这苹果又香又甜,问他们想不想吃,有胆大的说,想吃,我就给了他们一个。我问他好吃么,他说好吃。这时我观察那个男同学脸色有些不自然,还有一些茫然。我顺势就问他,你想不想吃,他说我书包里有,我说,你能拿出来给大家共同分享么?他说行。就这样我把他的苹果,分了几瓣,送给其他同学,那个男同学也分到一块,全吃掉了。我说,这么好的东西应不应该丢掉?结果自然是异口同声:......后来我又和这位同学的家长做了沟通,告诉他们每天给孩子带的零食要适当。此后,类似情况在我们班级再也没有发生过。
如果我要用农民伯伯怎么辛苦,一个苹果来的不容易啊等这些传统理性教育,也可能制止他们的行为,但学生认知道理是不一样的。接着座谈会又把问题扩招到其他方面,比如文具、零食等,应不应该随便扔掉,这是学生互相“揭发”,我因势利导,谁也没有批评,并告诉学生,咱们要开展一个“节约小能手”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节约比较好的同学,及时表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