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六).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1:29: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第六章 思维

一、名词解释

1.思维、言语、想象

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言语: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个体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个人思想,从而实现与他人沟通的目标的过程。

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2.概念、博弈性聚焦和保守性聚焦、推理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

博弈性聚焦和保守性聚焦: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

然后经过验证剔除无关的属性,逐步聚焦到关键属性。若每次 验证仅选一种属性,则称为保守性聚焦;若每次验证选两种或

以上属性,则称为博弈性聚焦。

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结论的过程,它是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3.问题表征、迁移、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问题表征:就是对问题信息的搜索、提取和理解、内化的过程,是对觉察到的问题的各种

条件和规则的解释。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或经验而造成的一种预先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常见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

可能有的功能上。

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启发。 4.手段—目的分析、逆向工作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将问题的目标状态分解为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

标最终达到目标状态。

逆向工作法:是指从目标状态出发,然后返回起始状态,进而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 1.表象是 2.

感性认识 向 理性认识 过渡的桥梁。

概括性 、 间接性 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3.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助物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 抽象逻辑思维 维

三类;

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明确的逻辑规则,思维又分为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不同,分为

形式逻辑思维

聚合思维

和 非形式逻辑思

发散思维 。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4.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是 价当前状态

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评

5.鲍沃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概念的形成有两个特点: 6.思维的过程包括 三、判断题

1.思维和感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正确。

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

内涵、外延 。 。 思维和感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的反映,他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或个别属性,而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定势对问题的解决不总是起阻碍作用。 正确。

定时作用对问题解决有两种不同的影响,如果已有的知识结构是解决目前问题所需要的,就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反之,则成为妨碍问题解决的因素。

3.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正确。

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4.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正确。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 5.语言是思维的现实。 错误。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之所以能成为思维的工具,是因为语言具有的下几个特征:概括性、物质性。

四、选择题

1.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做(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辐合思维

D ) D、发散思维

2.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A)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C)我们不能对梦做科学的研究

A )。

( B)梦是焦虑和紧张状态的产物 ( D)做梦时人感觉不到外界刺激

3.有关言语和语言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语言是人们运用言语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是社会现象,语言则是人心理

活动的过程。

(B)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语言只有得到人们的使用才是活的语言。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C)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D)语言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4.强化说和社会学习说都属于语言的( A )理论。 (A)后天学习理论 ( B)先天成熟理论

(C)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 ( D)语言的认知理论

5.乔姆斯基认为人的语言依靠( (A)LAD

(B) LOD

A)实现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转换。

(C) LUD (D) LED

解析:这个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 LAD)实现的

6.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A、具体化

B、分析

C、综合

D )

D、抽象

C ) D、记忆 )

7.在头脑中产生想象的的基本材料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A/B/C/D

8.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和综合

B、比较和分类 C、抽象和概括 D、系统化和具体化

A )

9.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变式

C、同化

D、定义

1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

C ) D、逻辑性

D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11.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 ,说明其有较强的(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2.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等诊断病情体现了思维的( A、直接性 五、问答题

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B ) 1)分析与综合 :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2)比较与归类 :比较是指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归类是在人脑中根据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把它归入适当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人脑中抽出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点、

本质的特征, 舍弃其个别的,

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是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

4)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概念、判断、推理 。 1)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

2)判断是指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练习,它是事物之间练习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3)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练习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3.问题解决的特点。 问题解决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目标指向性 。解决问题就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有目的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 2)操作系列性 。在把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问题解决活动种,充满了一系列操作性。 3)操作认知性 。具备了目标指向性和操作系列性的同时,还应有操作认知性。 4.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征。 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3)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4) 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 5.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1)人的知觉特点 ;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 ;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因素 (能力 气质 性格 ) 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 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

1)运用 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 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 3)发展学生 的创造性想象力 ;

4)鼓励学生 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 ,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8.试述问题解决的策略。 .

.

,主要有以下几点 :

:

;

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㈠算法和启发式

算法就是解题的一套规则,它能精确地指名解题的步骤。

所谓启发法就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 也可称为经验法则。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 人们通常使用启发法策略。

㈡几种重要的启发式策略 ①手段 -目的分析法

手段 -目的分析法是一种有明确方向,通过设置子目标来逐步缩小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 的差别的策略。 ②爬山法

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减小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 已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③逆向搜索

逆向搜索是在解决某些问题时, 也可以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 倒退到起始状态以发现问题答案的一种方法。

④类比推理法

利用事物的相似性,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另一种策略。

搜索更多关于: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六).doc 的文档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六).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bsya5penc01k8300wxv0h1ll01eyq01c4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