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美化家园
西青区杨柳青二小 张攀
一、教材分析:
《美化家园》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中的第二课。本单元共设四个主题。“我们的大地妈妈”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环保意识。“美化家园”在感知“大地妈妈”遭遇的基础上,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开展变废为宝的环保活动,尝试用自己的双手来美化自己的家园。“花草树木点头笑”旨在让儿童在感受植物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提升环保意识。“我们和动物交朋友”旨在从保护动物出发,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相对较差,空气、水、土地、食品等污染问题较为严重,这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一些人们道德品质低下,对青少年儿童环保教育及养成教育抓的不够等有直接关系,因此学好本课,并有效地拓展延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传授本课面对的是一些七八岁的孩子,这些孩子整体来说自理能力较差,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学习生活中铺张浪费、破坏环境卫生的现象较为严重。而现今社会多数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育,忽视孩子的德育。因此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能有效地利用废物,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能有效地利用废物。
五、教学准备: 1、教师:
搜集杨柳青名胜、脏乱环境、垃圾处理过程、分类方法、废物利用等相关知识的图片、实物制作成幻灯片;制作三个模拟垃圾箱。
2、学生:调查了解身边破坏环境的现象;在家长的配合下,调查了解家中垃圾的产生及去向;搜集环境污染现象的事例;在家中收集可以变废为宝的废旧物品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激发环保意识
1
1、师:同学们,我们共同的家园杨柳青是全国闻名的 “千年古镇”,这里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具备着现代化都市的繁华。曾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卫生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最近又被评为“中国绿色名镇”??下面,让我们再一起看看这些你熟悉的地方。(接下来师播放杨柳青镇内风景名胜图片,激发学生自豪感。)
2、看到这些图片,你的心情怎样?
3、师:可是在我们的家园中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播放被破坏的环境的图片)这与我们“魅力名镇”的称号是多么不协调呀!你们是不是也曾见过这样脏乱的环境吧?(学生例举生活中破坏环境的不文明现象)看到这些,听到这些,此时你的心情又怎样?
4、师:你们愿不愿意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去美化我们的家园呢?(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当同学们伴随着优美的乐曲,观看到家乡美景的图片,听到教师富有激情的演讲时,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之后,再来观看被破坏环境的图片,鲜明的对比之下,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油然而生,很有效地进入主题。)
(二)了解垃圾的产生
1、师:垃圾是破坏家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垃圾是怎样产生的,都会产生什么垃圾?除了家中,公共场所等,还有哪里也会产生垃圾?(如自然界自然产生的落叶、动物的尸体等)
2、哦,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了解的也更清楚了。也就是说,垃圾有自然界天然形成的,但更多的垃圾是我们人类产生和制造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们了解到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初步明白哪些垃圾的产生是不可避免,哪些又是可以减少、避免的。)
(三)了解垃圾的去向
1、师:生活中的人们不可能不产生垃圾,垃圾也是有家的呀!同学们看看书22页的三幅图,快来告诉他们应该把垃圾送到到哪儿去?(说到第二幅图吃过的口香糖的处理时,师相机出示遍地的口香糖图片,口述天安门清理口香糖事件。)
2、关于垃圾的去向问题,同学们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了相关的资料,谁来给大家汇报一下?(由于二年级孩子年纪较小,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可能是零散片面的,因此我制作了幻灯片让孩子们具体了解。)
3、师:我们生活中每天产生的垃圾会被环卫工人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学生观看垃圾处理过程的图片,师相机讲解。)可以回收的就拣出来进行加工再利用,不可回收的先焚烧再填埋,有些有毒的垃圾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认识到垃圾的处理是很困难的,是一件相当繁琐、
2
艰巨的工程。)
4、观看视频:垃圾的处理。说一说看后的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垃圾处理的麻烦、垃圾回收再利用可以造福人类??)
(四)了解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过渡:老师也是深有感触,原来垃圾的处理是这样一件繁琐、艰巨的工程,这些环卫工人真的令人敬佩!同时,我也在忧虑,视频中提到仅石家庄市区每天就会产生3000吨垃圾,我们全国每天、每年会产生多少垃圾呀!
2、观看投影。(一组产生垃圾的数据)思考:这么多的垃圾处理不及时,或随处堆放又会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通过一个庞大的数字初步感知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垃圾的产生量是非常大的,垃圾的处理会非常困难。)
3、给学生播放推积成山的垃圾的图片,再去直观感受令人头疼的垃圾问题。 4、师: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呀!这堆积成山的垃圾给我们的家园造成了污染,破坏了环境,严重了我们的生活影响,谁知道这样的例子?(学生例举课前搜集的一些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的事例。)
5、教师例举电池的危害。(目前我国对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力度并不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电池基本上还是跟着其他垃圾一起扔掉,这样的危害是相当大。这个环节通过例举电池的危害可激起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为下一个环节学习垃圾的分类打基础。)
(五)学习怎样从我做起处理好生活中的垃圾
1、师过渡:你们想要这样的家园吗?我们的大地妈妈怎能不伤心流泪呢?有没有办法去改变这种现状呢?(学生回答后,师帮助归纳,主要从学习给垃圾分类,怎样减少垃圾和如何再利用垃圾变废为宝三个方面做起。)
2、学习如何给垃圾分类。
(1)播放视频:上海垃圾分类存放的宣传片。
(2)师拿出课前制作好的三个模拟垃圾箱及一些生活垃圾,让孩子们动手分一分,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之后师归纳讲解。
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金属、布料等,利用好了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其他垃圾:吃剩的饭菜等可以堆肥;卫生间用纸、砖瓦等可以填埋。 有害垃圾: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等要经过特殊处理。
(设计意图:垃圾的分类对于目前生活经验较少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通过前面环节相关知识的渗透,观看视频、亲自动手去分一分及教师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认
3
为可以轻松突破重难点。)
3、怎样从我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
(1)看书30页,说一说他们的做法正确吗?之后拿出课前搜集的同学们丢掉的一些可以再利用的垃圾。
(2)师小结:要想改变现状,首先应从我做起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减少纸杯、卫生筷等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能再利用的物品不要急于扔掉,使他变废为宝。
(设计意图: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就在自己身上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首先应先从我做起。)
4、废旧物品再利用。
(1)观看图片,看看他们都是用什么制作成的?
(2)观看准备的实物。如:装米的矿泉水瓶子、手工制作的贺卡、废纸制作的笔套等。
(3)师:我听说一些同学也有一些变废为宝的好东西,快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使学生树立起废旧物品再利用意识,明白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是减少垃圾的一条途径,但利用一定要有效,不要为了利用废旧物品而去制造新的垃圾,这个环节的设计不能上成手工课,旨在给学生传授一些生活中废品再利用的方法。)
(六)总结延伸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表现真棒,但美化家园不能仅停留在这一节课,需要你们日日付诸于实际行动。首先从我做起,再带动你的家人及朋友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七、课后作业及相关活动
1、整理被自己遗弃学习用品再利用;回家和父母讲述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2、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设计、小制作,为下节课的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做准备。 3、与学校大队辅导员沟通组织,与环保部门联系,组织开展回收废旧电池的活动。
4
八、板书设计:
5、美化家园 垃 圾 ????垃圾场?
?????????????再利用??????????????
分?类??填?埋??减?少??5
专门处理再利用?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