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公务员考试(四川)行测题及答案解析(10.29)
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国考行测题]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可现实中有些人经常是学的一套、说的一套,干的又是另一套,不把所学习的东西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种现象,有的人在学习时不把自己摆进去,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也是不良学风的表现。
这段文字概括了哪种不良学风:( ) A.不重视学习,不注意学习 B.学习中的实用主义倾向
C.学习中存在的“空对空”、“两张皮”现象 D.学习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二、判断推理
2.A市的图书销售量高于B市,因此,A市的居民比B市的居民更喜爱阅读。 以下各项除了哪一项,都会削弱以上结论?( ) A.A市的人口比B市多
B.有很多B市的居民到A市购买图书 C.B市居民习惯到图书馆借书阅读 D.A市图书的平均售价略高于B市
3.某公司需要派员工参加全国的专业论坛,人员选派标准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1)甲和乙两人至少要去一个人; (2)甲和丁不能一起去;
(3)甲、戊、己三人中要派两人去; (4)乙、丙两人中去一个人; (5)丙、丁两人中去一个人; (6)若丁不去,则戊也不去。
据此,可以推断出,( )被选派去参加论坛了。 A.甲、乙、丙、己 B.乙、丙、戊、己 C.乙、丙、丁、戊 D.乙、丁、戊、己 三、数量关系
4.一辆汽车油箱中的汽油可供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462公里或者在城市道路上行驶336公里,每公升汽油供汽车在城市道路上比在高速公路上少行驶6公里,则每公升汽油可供该汽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公里。
A.16 B.21 C.32 D.27
5.甲、乙、丙三人跑步比赛,从跑道起点出发,跑了20分钟,甲超过乙一圈,又跑了10分钟,甲超过丙一圈,问再过多长时间,丙超过乙一圈?( )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60分钟 四、资料分析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我国是个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其中,按地形分,山地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33%;高原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04%;盆地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75%;平原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其余为丘陵地形。
按地高分,海拨500米及以下的面积为241.7万平方公里;海拔500~1000米(含)的面积为162.5万平方公里;海拔1000~2000米(含)的面积比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积少1.8万平方公里;海拔2000-3000米(含)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04%.
按特征分,耕地面积为1217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2.68%;森林面积为17491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8.21%;内陆水域面积为1747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82%;草地面积为4000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67%,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1333万公顷;其他面积为24590公顷。
6.按地形分,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 ) A.18.75% B.14.96% C.13.12% D.11.98% 7.我国丘陵地形的面积为( )万平方公里。
A.95 B.103 C.110 D.114
8.海拔2000米及以下的面积为( )万平方公里。 A.691.7 B.644.1 C.402.4 D.239.9
9.海拔3000米以上的面积为( )万平方公里。 A.402.4 B.350.1 C.248.3 D.208.9 10.不可利用草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 A.32.64% B.21.67% C.13.98% D.9.03% 【参考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学的一套、说的一套,干的又是另一套”、“不把所学习的东西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把自己摆进去”等表述可知,文段主要阐述的是学习和应用不统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不良学风,即C项。
2.【答案】D
解析:题干现象为“A市的图书销售量高于B市”,结论为“A市的居民比B市的居民更喜爱阅读”。A项从一定程度上削弱论点;B、C两项说明现象的出现另有他因,也削弱了论点;D项则加强了结论。故答案选D。
3.【答案】D
解析:代入排除法。根据四个选项,都含有乙,所以乙必然参加。如果乙去,那么根据(4)丙不能参加,则只有D项符合题干所有条件。故答案选D。
4.【答案】A
解析:一箱汽油可供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距离与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距离之比为11∶8,则每公升汽油可供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距离与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距离之比为11∶8,相差3份对应实际量6公里,每公升汽油可供汽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距离为8份,共16公里。
5.【答案】A
解析:设跑道周长为60,甲跑了20分钟超过乙一圈,V甲-V乙=60÷20=3;甲跑了20+10=30分钟超过丙一圈,V甲-V丙=60÷30=2;所以V丙-V乙=3-2=1,丙超过乙一圈用时60÷1=60分钟,再过60-20-10=30分钟。
6.【答案】D
解析:由文字性材料第1段可知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由文字性材料第2段可知平原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则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115/960≈12%,故选D。
7.【答案】A
解析:由文字性材料第1段可知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由文字性材料第2段可知山地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高原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盆地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其余为丘陵地形,故丘陵地形的面积=960-320-250-180-115=95万平方公里。
8.【答案】B
解析:由文字性材料第3段可知海拔500米及以下的面积为241.7万;海拔500比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积少1.8万平方公里;则海拔2000米及以下的面积=241.7+162.5+241.7-1.8,观察选项末一位不同,利用末一位计算7+5+7-8=1,故选B。
9.【答案】C
解析:由文字性材料第1段可知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由文字性材料第3段最后一句可知海拔2000~3000米(含)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04%;由本材料第3题求得海拔2000米及以下的面积为644.1万平方公里,则海拔3000米以上的面积=960-960×7.04%-644.1≈960-960×7%-644=960-67-644=249,故选C。
10【答案】D
解析:由文字性材料第4段可知草地面积为4000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67%,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1333万公顷;则不可利用草地面积为40000-31333=8667,国土总面积为40000/41.67%;故不可利用草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比8667÷(40000/41.67%)=9.03%,故选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