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随笔
读《哈佛家训》有感
近期阅读了美国威廉〃贝纳德编著,张玉编译的《哈佛家训》一套书,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被书中的故事感染,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并且每一个故事都有评点,这种“故事教育”不仅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有很好的感化作用,而且对父母、成人也有启发意义。
这是一本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是一本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的书—因为它不仅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滋养,也可以是父母和老师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现在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疏忽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比如亲情观念的培养,习惯行为的规范,自律意识的强化,处世为人的磨炼……这些都是决定孩子将来能否快乐成长的个性素质,这些都是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
从这书中可以看出中美对孩子的教育不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美好的价值观,把自己优良的个性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身上,使他们较早的具备了成熟独立的个性,从小就有了较丰富的阅历和思想。相对而言,我们中国的家长更重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很少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即使考虑到最多只是考虑如何给孩子积蓄更多的钱财,或者争取自己拥有更高的地位,以便使孩子将来能得到更多的福泽和方
便。在孩子正需要心灵引导的时候,却无法得到父母真正的关怀。就会出现幼儿时前呼后拥,众星捧月;小学时单亲管理,外出挣钱;中学时疏于关怀,自由发展(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不良现象。
孩子是一张光洁的白纸,是一泓未受污染的清泉,在他们人生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最好的精神文化来熏陶他们,用最美的道德来塑造他们,用最纯洁的事物来感动他们……孩子的身心犹如春天的土地,如果由于家长的粗心,不小心给孩子播下了不良的种子,那么自己等来的就将是一生的后悔。即使家长发现及时,再帮助孩子改正一些缺点、恶习,就要付出千万倍的努力和辛酸。这也是为什么中学时期孩子叛逆的现象频频出现,打架斗殴、欺小夺财、迷恋网络的事件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希望更多的父母愿意为孩子的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带来像彩虹一样灿烂的未来。
2015.3.28上午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