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值,将其代入计算可得. 【解答】解:
,
解不等式x+a>1得:x>﹣a+1, 解不等式2x+b<2,得:x<﹣b+1,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1<x<﹣b+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x<3}, ∴﹣a+1=﹣2、﹣b+1=3, 解得:a=3、b=﹣4,
∴(a+b)2019=(3﹣4)2019=﹣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b值.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集该题型题目时,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求出未知数的值是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4分,满分32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1.(4分)当x ≠3 时,分式
有意义.
【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出答案. 【解答】解:分式解得:x≠3. 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12.(4分)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病毒的直径为0.0000251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病毒的直径为 2.51×105 米.
﹣
有意义,则x﹣3≠0,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
﹣
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0251=2.51×105.
﹣
故答案为:2.51×105.
﹣
【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
﹣
第9页(共17页)
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3.(4分)若a,b为实数,且【分析】由已知可得a=﹣【解答】解:∵∴a=﹣∴ab=(﹣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与偶次方根的运算;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与偶次方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4分)27的相反数的立方根是 ﹣3 .
【分析】27的相反数﹣27,﹣27的立方根是﹣3,即可求解. 【解答】解:27的相反数﹣27, ﹣27的立方根是﹣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相反数和立方根;熟练掌握实数的性质和立方根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15.(4分)如图,在△ABC中,∠A=35°,∠B=90°,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点D,与AC交于点E,则∠BCD= 20 度.
,b=2, )2=2,
=0,则ab的值为 2 .
,b=2,代入有ab=(﹣
=0,
)2=2.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55°,再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CD,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CD=35°,进而可得∠BCD的度数. 【解答】解:∵∠A=35°,∠B=90°, ∴∠ACB=55°,
∵MN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AD=CD,
第10页(共17页)
∴∠A=∠ACD=35°, ∴∠BCD=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6.(4分)若x<2,那么
的化简结果是 2﹣x .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 【解答】解:∵x<2, ∴
=2﹣x.
故答案为:2﹣x.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17.(4分)现定义一种新的运算:a*b=a2﹣2b,例如:3*4=32﹣2×4=1,则不等式(﹣2)*x≥0的解集为 x≤2 .
【分析】直接根据题意得出不等式,进而计算得出答案. 【解答】解:∵a*b=a2﹣2b,例如:3*4=32﹣2×4=1, ∴不等式(﹣2)*x≥0可变形为:4﹣2x≥0, 解得:x≤2. 故答案为:x≤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正确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
18.(4分)如图,在△ABC和△DBC中,∠A=40°,AB=AC=2,∠BDC=140°,BD=CD,以点D为顶点作∠MDN=70°,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M,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 4 .
【分析】延长AC至E,使CE=BM,连接DE.证明△BDM≌△CDE(SAS),得出MD
第11页(共17页)
=ED,∠MDB=∠EDC,证明△MDN≌△EDN(SAS),得出MN=EN=CN+CE,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延长AC至E,使CE=BM,连接DE. ∵BD=CD,且∠BDC=140°, ∴∠DBC=∠DCB=20°, ∵∠A=40°,AB=AC=2, ∴∠ABC=∠ACB=70°, ∴∠MBD=∠ABC+∠DBC=90°, 同理可得∠NCD=90°,
∴∠ECD=∠NCD=∠MBD=90°, 在△BDM和△CDE中,∴△BDM≌△CDE(SAS), ∴MD=ED,∠MDB=∠EDC, ∴∠MDE=∠BDC=140°, ∵∠MDN=70°, ∴∠EDN=70°=∠MDN, 在△MDN和△EDN中,∴△MDN≌△EDN(SAS), ∴MN=EN=CN+CE,
∴△AMN的周长=AM+MN+AN=AM+CN+CE+AN=AM+AN+CN+BM=AB+AC=4; 故答案为:4.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
第12页(共17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