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专业技术管理制度 一、测绘资料的建立和要求 (一)测绘资料原始记录 建立健全的资料目录,台帐编号,长期不用的资料送存公司档案室。 包括:1、井下经纬仪导线及水准测量记录簿; 2、井下罗盘测量和细部测量的记录簿; 3、井下各种采掘工程的验收记录簿; 要求:(1)各种原始记录要使用正规记录本,封面有名称、编号、测量单位和启用日期,册内有记录、页码、地点、观测者、记录者、测量日期、封底填明使用日期; (2)原始记录要求用铅笔记录,各项内容要填写齐全、字迹工整、页面洁净,记录结果的修改及淘汰严禁涂改或刮补,应将错误数字划以横线再将正确的数字写在原数字上方,相关数据不得改动。 4、原始记录、各种台帐定期整理,经技术室审定后封闭存档。 (二)各种计算及成果资料 包括:1、井下经纬仪导线导线台帐(X、Y、Z); 2、采掘工程测量验收报表; 3、生产矿量计算表; 要求:1、井下经纬仪导线导线台帐应及时建立,损失贫化报表说明要写清变动矿量、损失贫化的原因,有条件的单项,并有两人独立核算。 2、生产矿量每年计算一次,度根据勘探程度及时对矿量级别重新划分。报表在5月28日前送到生产技术处。 3、采掘工程验收报表、损失贫化报表要求每月一次,并在当月25日前送到生产技术处。 4、各种报表要求使用微机的生产管理系统计算。不能联网的必须以U盘导出上报。 (三)各种矿山测量图 1、井上下对照图(1:200~1:1000) 2、中段平面图(1:200~1:500) 3、采场三面图(1:200) 4、生产矿量图(平行脉走向的纵剖面图及垂直矿脉走向的各勘探线剖面图1:500~1:1000) 5、天中川(或中沿)三面图(1:200) 各种图纸要求用计算机绘制成图,要求线条清晰,图头、坐标、勘探线等按要求绘制,各种图件的清绘要及时、准确,不得出现图纸测绘落后的现象。 二、采掘工程的施工标准与测绘 (一)标定原则 1、主要巷道(含30米以上的其他各类巷道)中线应用经纬仪标定。中线每30米~50米标定一次。每组中线应不小于三个点,点距不小于1米。腰线应用水准仪或经纬仪进行标定,连续线或点组每20米~30米标定一次,腰线高度距实际底板1米。 2、次要巷道(包括局部探矿、采准、切采)有磁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测用矿山悬挂罗盘仪及坡度规进行标定,中腰线采用铅油描画即可。 (二)测绘原则 各类采掘工程的进展和生产需要及时地进行测绘,中段巷道也不得超过项目总距离,原则上不得超过50米。 三、采掘工程验收 (一)要求以经过批准的计划、设计为依据,每月进行一次。原则上以25日为截止日期,验收数据要实测无误,不得结算、预报,不得多留少报。因某种原因暂不具备验收条件时,待处理完后马上进行验收转入下月工程完成量,并以测量验收为准。 出现以下情况不能进行验收: 1、 无设计或无计划施工的工程; 2、 违背设计或计划施工的工程; 3、 地测部门正式通知停止作业而未停止工作的工程; 4、 废品和未修整的可修品; 5、 不得违背专业准则,弄虚作假、虚报验收工程量、串改计划工程项目等,一经发现违经违规严重者按公司相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 (二)验收原则 1、巷道的验收 A 巷道的方向偏差不得超过主要巷道±0.2米;探矿采准巷道±0.3米;切采巷道0.4米。 B 巷道实际规格与设计不得超过主要巷道±0.1米;探矿采准巷道±0.2米;切采准巷道0.3米。 C 巷道的坡度以设计为准,其允许偏差为主要运输巷道±1%,一般巷道2%,主要贯通巷道按设计要求。 D 巷道水沟不得超过距掌子面15米,水沟断面不得小于设计规格。 E 除正在掘进中的工作面可存有一炮货外,其它必须出净。 2、竖井、斜井或天井验收标准 竖井、斜井或天井实际开凿面不得小于设计规格,非特殊情况下误差不得大于0.2米。 3、采矿验收 采矿量按体积换算成重量。以吨为单位,取至整数,相对误差不得超过±5%,如有误差,不得验收。 四、竖井、斜井、天井施工的现场管理 (一)竖井施工的现场管理 1、竖井施工前,测量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清楚取样数据,清楚各种设计数据及其关系,必要时可参加设计会审,同时准备放样数据,形成放样方案(包括施工方案)。 2、井筒中心和十字中心线的技术要求:实测位置与设计位置(或与已有井巷联系)允许误差井筒中心平面位置0.1米;井口高程位置0.1米;主中心线方位差1′30\;十字中线垂直度±30\。 3、放样工作应重复进行两次,合格后向施工部门交代清楚放样情况、各标记位置、施工顺序等。 4、竖井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井筒中心线、轴线方位、十字中心线以及井筒规格,安装过程必须监督、检查,保证安装质量,出现施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