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数学教案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教学内容 1.1.2014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 总第 课时 九( )班 实数的有关概念 授课班级 1、使学生复习巩固有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2、了解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教学目标 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3、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比较实数的大小;4、画数轴,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会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概念;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概念; 实数的分类,绝对值的意义,非负数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1:实数的相关概念(高频考点) 1、正负数及其意义: 2、数轴:规定了 、 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任何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一个点来表示,即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3、相反数: (1)如果两个数只有 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如2与-2互为相反数,-3的相反数是3. (2)一般地,a的相反数是 -a,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如-2014的相反数是2014; (3)若a,b互为相反数,则 a+b=0; (4)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0除外)的两个点, 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4、绝对值: (1)概念:一般地,数轴上表示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 . (2)性质: a ( a>0 ) 即│a│= 0 ( a=0 ) -a ( a<0 ) 5、倒数: 实数a(a≠0)的倒数为 ,特别地,0没有倒数,倒数是其本身的数是1或-1。 6、无理数: (1)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常见的几种无理数: ①根号型;②某些三角函数;③构造型;④π及某些含π的数;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考点2 实数及其分类 1、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正负分类: 考点3:科学记数法(高频考点) 1、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近似数:是指根据精确度取其接近准确数的值。取近似数的原则是“四舍五入”。 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字的有效数字。 考点4: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立方根。 **非负数: 1.定义:0和所有的正数统称为非负数. 2.性质: (1)所有非负数均大于0或等于0; (2)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各自为0. 二、【常考题型剖析】(见课件) 类型一:实数的相关概念; 类型二:科学记数法; 类型三:无理数、负数的识别。 三、巩固练习: 1、《中考总复习讲练册》P2-3《基础过关题》; 2、选作题:《中考总复习讲练册》P3《能力提升》;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余庆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数学教案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教学内容 1.2.2014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 总第 课时 九( )班 实数的大小和运算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方、幂的有关概念、掌握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委和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2.复习巩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正确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混合运算,绝对值、非负数的有关应用。 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混合运算,绝对值、非负数的有关应用。 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1:实数的运算 1、 四则运算的法则 (1)加法: (2)减法: (3)乘法: (4)除法: 2. 常见实数运算类型及法则 举例 运算 法则 零次幂 任何非零实数的零次幂为1,即 负整 任何非零有理数的负整数指数幂是它的 数指 指数次幂的倒数.即 数幂 (a≠0,p为整数) -1的奇-1的奇数次幂为-1, 偶幂 -1的偶数次幂为1. 3.实数运算步骤 考点2:实数的大小比较 1.数轴比较法: 2.性质比较法: 3.作差比较法: 4.平方比较法: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二、【常考题型剖析】(见课件) 类型一 实数的运算(重点) 设计意图 1?1?(?)?1?(2014??)0?4cos60?.例1 、(’14原创)计算: 3【思路点拨】根据去绝对值法则和负整数指数幂以及零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化简,再由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计算即可. 【解题模板】 1?变式题1 ('13湘西州)计算: ()?1?4?2sin30.3 类型二 实数的大小比较: 例2 ('13宜宾)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 A. 2 B. -3 C. 1/3 D.0 变式题2 (’13钦州)比较大小-1 2(填“>”或“<” ). 三、巩固练习: 1、《中考总复习讲练册》P4-5《基础过关题》; 2、选作题:《中考总复习讲练册》P5《能力提升》; 教学反思:
余庆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数学教案
上课时间 备课人 教学内容 1.3.整式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2.理解代数式的含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反映的规律.4.会借助计算器探索数量关系,解决某些问题. 2014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 授课班级 总第 课时 九( )班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会求代数式的值。 探索数量关系,解决某些问题. 多媒体课件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1 代数式及其求值 1.代数式: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2.列代数式: 用含有数、字母及运算符号的式子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就是列代数式. 3.代数式求值: 考点2 整式的相关概念 1.单项式: 字母与字母或数字与字母的 叫做单项式.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 单项式,如:2a是单项式,a 单项式(填“是”或“不是”). 2.多项式: 几个 的和叫做多项式.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如:代数式 是 次 项式. 3.整式: 和 统称为整式. 考点3 整式的运算 1. 整式的加减运算 (1)同类项:所含 相同,并且 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把 相加,所含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如 (3)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