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7.3 图形的平移》公开课教案 - 2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7:11: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7.3图形的平移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探索,感知平移的基本特征,

2.能按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会说出或表示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会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理解并利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一、情景导入 通过一组图片:摩天轮,滑滑梯,观光电梯上的人的运动;和谐号,行驶中的汽车和轮胎的运动,感受世界万物都在运动。 回忆上学期所学过的图形运动—翻折 操作一、 准备:把三角板抽象为三角形纸片,准备不同颜色的三角形纸片三张。 要求:请一同学上黑板平移一次 问1:还有其他的平移运动吗? 问2:这两次平移有何不同? 问3:同方向的平移是否就是一样的平移呢? 操作二、 规定:△ABC沿B到C的方向平移 问1:B到C的方向是怎样的方向? 问2:怎样确保你平移的方向不走样? 要求:请一同学上黑板平移 问1:你还能沿BC方向作其它的平移吗? 问2:这两次沿BC方向的平移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活动 学生说出这些运动现象 如果学生忘记,就用三角板演示一下。 同学拿一个三角形纸片平移 二、新知探究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出发,通过比较和回忆,唤醒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 通过第一次平移了解平移需要方向;通过对方向的认识,知道平移的条件之一:方向 对“方向”的简单停顿,是为了更深刻的对概念的理解; 两次平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仅仅明确方向还不够。 操作三、 通过逐步的探规定:△ABC沿B到C的方向平移30cm,请学生根据要求究,知道明确距分别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平移。 板演。 离才对平移有问1:两次平移的三角形位置关系? 一个全面的认问2:为什么会重合? 识。 请同学演示方向 请同学说出不走样的方法 问3:对△ABC做一次平移要明确哪些条件? (PPT) (PPT) 加强对概念的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练习两个概念题 理解。 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叫做图形的平移。 (板书) 平移的条件: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对应点:A与A’、B与B’、C与C’(介绍) 平移的方向可以描述为BB’方向 平移的距离为线段BB’长度 性质一: 问1:既然△ABC和△A’B’C’重合,那么它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特点? (介绍)对应边,对应角 问2:AB边的中点M平移后在哪里? 学生思考和回答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性质二: 学生在网格画图把三角形ABC 向右平行移动6格,画出所操作 得到的三角形A′B′C′. 问1:连接AA′BB′CC′它们有什么关系? 问2:为什么相等?平行? 问3:如果是开始时纸片的平移呢? 三、新知应用 例题:已知△ABC和点D,平移△ABC,使△ABC的顶点A移动到点D的位置. 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画图时间, 在一定时间后,一位同学上黑板,其他学生可以尝试说说该生的作法。 (提醒) 在学生画图时巡视,指出问题——平行的画法两把尺; 在学生板演时,在旁协助;同学在说作法时,适时纠正; 在学生扮演后,指出“虚实分明,答句不漏” 几何研究的常规路径:定义——性质。了解第一个性质:平移不改变形状和大小,只改变位置 探究平移的性质二: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通过追问对位置“平行”作出补充“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提醒:对于为什么平行相等,只能通过网格感受。 通过巡视,发现作图的问题和亮点;通过学生的板演加深作图的过程;通过对作法的阐述,提升几何语言的表述能力;通过对画图依据的寻找,加深对性质的印象。 问1:这样画图的依据是什么? 问2:你还有其它的画法吗? 问3:怎么知道画的是否正确呢?(此处,可以在线段测量上使用圆规) 四、拓展提升 拓展 两个拓展都给学1.如图,将△ABC沿着从A到D的方向平生练习和讨论的移后得到△DEF,若AB=4cm,BE=3cm,时间。 CE=1cm. (1)指出平移的距离是多少? (2)求线段BF的长. 巩固和提高对新知的理解和应用。 2.楼梯的高度3米,水平宽度8米,现要在楼梯的表面铺地毯,地毯每米16元,求购买地毯至少需花多少钱? 3m8m 课后反思: 在导入环节,有一位学生说摩天轮的运动时平移,在平移的条件归纳出后,紧紧围绕方向和距离再和同学们讨论该生的答案时,还是有点着急。应该在黑板上画出圆形,指明距离是弧线而非线段,方向是时针方向而非直线方向。

整节课在平移的两个条件得生成上层层推进,逐步让学生渗透,最后的结果是很自然的。整堂课也一直是在学生的不断实践中,通过老师的不断提问和追问,去发现、体验和感悟平移的两个条件。

最后画图板演的学生很细致,线段长度测量几乎没有误差。用圆规的画法补充也是对学生知识的拓展,虽然学生还不知其中的原因,但对于平行四边形的了解在小学已有基础,所以不难理解。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7.3 图形的平移》公开课教案 - 2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dog44f0a31xep036fj71ujtp7zqyg019g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