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1节 原子结构与性质
考试说明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
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命题规律
本节是高考的必考点,高考中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为:对原子结构的考查,常常指定原子或离子,然后写出其基态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或价层电子排布式;对元素性质的考查,通常是比较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并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考点1 原子结构
1.能层、能级与原子轨道
(1)能层(n):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能层。通常用K、L、M、N、O、P、Q……表示相应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能量依次升高。
(2)能级:同一能层里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通常用s、p、d、f等表示,同一能层里,各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即:E(s) (3)原子轨道: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电子云轮廓图给出了电子在核外经常出现的区域,这种电子云轮廓图也就是轨道的形象化描述。 ??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 ①轨道形状? ??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或哑铃?形 ??p能级3个 ②各能级上的原子轨道数目?d能级5个 f能级7个??…… (4)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 s能级1个 1 (5)能层、能级与原子轨道关系 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填充顺序——构造原理 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如图所示的排布顺序,人们把它称为构造原理。它是书写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依据。 2 (2)排布原则 (3)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达式) 电子排布式 简化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达式) 价电子排布式 3.电子跃迁与原子光谱 (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的状态 ①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3s3p 24以硫原子为例 1s2s2p3s3p [Ne]3s3p 2422624 3 ②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状态的原子。 (3)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用光谱仪记录下来便得到原子光谱。利用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4)基态、激发态及光谱示意图 (1)当出现d轨道时,虽然电子按ns、(n-1)d、 2262662 np的顺序填充,但在书写电子排布式时,仍把(n-1)d放在ns前,如Fe:1s2s2p3s3p3d4s 正确, Fe:1s2s2p3s3p4s3d错误。 (2)由于能级交错,3d轨道的能量比4s轨道的能量高,排电子时先排4s轨道再排3d轨道,而失电子时,却先失4s轨道上的电子。 (3)书写轨道表达式时,空轨道不能省略。如C的轨道表达式为 2 2 6 2 6 2 6 ,而不是 6 10 14 。 3 5 7 0 0 0 5 1,29 (4)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d、f)、半满(p、d、f)、全空(p、d、f)时原子的能量较低,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4s 【基础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Cu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4s。 10 1 (2)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3)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4)电子排布式(22Ti)1s2s2p3s3p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 2 2 6 2 10 。(×) (5)某些金属及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产生特殊的颜色,是由于电子跃迁时能量以一定频率的光释放出来。(√) (6)1s2s2p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2 1 1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