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杭州市2020届高三物理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6:22: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静止的观测者接受到该波的频率f==0.25Hz,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根据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从而求得周期,再由v=,确定波速,进而可求得某段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根据M点振动的时间,结合周期,从而判定M点的振动方向;简谐波传播过程中,质点做简谐运动时,起振方向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与图示时刻波最前端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根据此时M点的振动方向,再结合末位置,从而确定运动的时间,再确定路程和位移。

此题要由振动方程来确定角速度,并掌握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同时并判定某质点经过一段时间时,所处的振动方向,或由所处的位置,来判定所经历的时间。

8. 星球GJ357d被科学家称为“超级地球”,它是绕着矮星GJ357旋转的三颗行星之一,其

余两颗行星分别为GJ357b和GJ357c。已知GJ357d公转一圈为55.7个地球日,其质量约是地球的六倍;GJ357b的公转周期为3.9个地球日;矮星GJ357的质量和体积只有太阳的三分之一,温度比太阳低约40%.由上述信息可知( )

A. GJ357b的线速度比GJ357d的线速度小

B. GJ357d的第一宇宙速度比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小 C. GJ357b公转的角速度比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小 D. GJ357d公转的半径比地球公转的半径小 【答案】D

【解析】解:A.GJ357b离恒星更近,其线速度比GJ 357 d的线速度大,故A错误; B.由于GJ357d的半径与地球半径关系未知,其第一宇宙速度无法计算,故B错误;

C、地球公转周期比GJ357b公转周期大,则角速度比GJ357b公转的角速度小,故C错误;

D、由可知,计算可知地球公转的半径比GJ357d公转的半径大,故D正

确;

故选:D。

GJ357b、GJ357d都做匀速圆周运动,离恒星越远越慢、越近越快;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分析半径的关系。

本题关键是明确GJ357b、GJ357d的运动学规律和动力学规律,然后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列式分析,不难。

9. 平衡车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

停止等动作。因为其炫酷的操作,平衡车已经从年轻人的玩具,变成了日常通勤的交通工具。某款电动平衡车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额定功率 250W 额定电压 36V 锂电池容量 百公里耗电量 4400mAh 1.1kwh 充电器输出 44V,2A 质量 12kg A. 电池最多储存的电能约为5.7×105J

B. 电池从完全没电到充满电所需的时间为2.2h

C. 充满电的平衡车以额定功率行驶的最长时间约为83min D. 该平衡车能骑行的最大里程约为14.4km 【答案】C

【解析】解:A、电池最多储存的电能由W=qU计算得约为W=4400×10-3×3600×36J=5.7×105J,故A正确;

B、由电量除以充电电流可求得时间为t==2.2h,故B正确;

C、充满电的平衡车以额定功率行驶的最长时间约t==D、最大里程可由最大电能除以百公里用电量计算得x==

s=38min,故C错误;

=

=14.4km,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 故选:C。

电池最多储存的电能由W=qU计算;电量除以充电电流可求得时间;充满电的平衡车以额定功率行驶的最长时间约t=;最大里程可由最大电能除以百公里用电量计算得。

本题考查基本公式W=qU=Pt以及电容量的理解,会各种单位之间得我换算,简单题目。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LC振荡电路中,当磁场能减小时,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 B. 玻尔在解释量子化原子结构时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

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 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相同速度的电子与质子相比电子的波长较长 【答案】AD

【解析】解:A、在LC振荡电路中,当磁场能减小时,电容器电场能增大,处于充电状态;故A正确;

B、普朗克在解释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故B错误;

C、发生光电效应时,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其中W0是材料的逸出功,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但不成正比;故C错误;

D、物质波波长为,相同速度的电子质量较小,则波长比质子长。故D正确

故选:AD。

电磁振荡为电场能与磁场能的相互转化过程,根据转化的特点分析;普朗克提出来能量子的概念;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分析;根据德布罗意波的特点分析。

该题考查多个知识点的内容,都属于一些记忆性的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积累即可。

11. 如图所示,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光束,分别从图示位

置平行地由空气射向平静的湖面,湖底面水平且铺有反射材

料,两束光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后,一起从湖面o处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小 B. 两束光从o处射出时方向一定相同

C. 改变两束光的入射角,则两束光均有可能在 o点的左侧发生全反射 D. 用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时,a光的条纹间距较大 【答案】AB

【解析】解:A、由光路图可知a光在水中的光线偏转大,由折射定律知a光在水中的折射率较大,由v=知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比b光小,故A正确;

B、两束光射到O处时的入射角等于射入湖水时的折射角,由光路可逆可知射出时的折射角相等,射出时方向一定相同,故B正确;

C、两束光由水面射向空气时入射角均不能达到临界角,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C错误;

D、由D错误; 故选:AB。

可知,用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时,a光的波长小,条纹间距较小,故

由题意作出光路图,由折射定律可比较折射率的大小,由v=知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小;由光路可逆可知射出时的折射角相等,两束光由水面射向空气时入射角均不能达到临界角;由

可比较条纹间距的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作出光路图,通过光线的偏折程度比较出光的折射率大小,灵活应用光路可逆的原理。

12. 如图所示,ABCD为一正四面体,A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B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E点为BC边的中点(图中未画出),以无穷远处电势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将一正电荷从C点移到E点,其电势能增加

C. 将一点电荷沿直线从D点移到C点,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D. 若在C点固定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E点的电场强度指向A点 【答案】AC 【解析】解: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别情况如图所示; A、由电场线的空间分布可知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故A正确;

B、将正电荷从C点移到E点,电场力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故B错误;

C、图中C、D两点的连线上的任意一点到A和B的距离相等,所以CD均在同一等势面上,则移动点电荷时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故C正确;

D、由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知E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A点指向E点,故D错误。

故选:AC。

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结合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进行判断。 本题主要是考查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电场强度高低的判断方法、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13. 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南海“充电宝”的构想即将实现,大陆第一座海上浮动核电站即将

建设完成。据专家透露,中国计划建造20个海上浮动核电站,主要用于海水淡化、资

源开发以及为护航潜艇和南海各地区供电。此类核电站采用的是“核裂变”技术,中子轰击时会发生裂变,产生

U受

Ba和Kr,同时放出能量,已知每个铀核裂变时释放

23

-1

的能量约为200MeV,阿伏加德罗常数取NA=6.0×10mo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方程为:B.

U→Ba+Kr+2n

的的结合能比U的结合能大

C. 只有铀块的体积不小于临界体积时才能发生链式反应 D. 若有1mol的铀发生核反应,且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一半转化为电能,则产生的电能约为9.6×1012J 【答案】CD

【解析】解:A、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

.故A错误;

B、由于核裂变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可知的比结合能比大,但结合能较小;故B错

C、根据发生链式反应的条件这铀块的体积不小于临界体积;故C正确

D、由质能方程可计算得产生的电能为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为:

E=6-19236-1912

NA×200×10×1.6×10J=×6.02×10×200×10×1.6×10J=9.6×10J 故D正确 故选:CD。

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据此写出核反应方程式;根据链式反应的条件分析;求出发电站一天发的电能,然后求出消耗的铀的质量。

写核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要会根据质能方程计算得产生的电能。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14. 为了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周、小钱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小周同学先将木块挂到一弹簧上,如甲所示,测出弹簧的长度L1.再将木块放置在水平的长木板上,弹簧的一端连着木块,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乙所示。拉动长木板,将其从木块的下方缓缓抽出,在拉动过程中,测得弹簧的长度L2.要测得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一个物理量为______(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字母表示),由该实验测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μ=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及L1、L2等表示)

浙江省杭州市2020届高三物理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1hn1jab29pg7z7hdvh6c4rp7oypx00ssu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