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向上,粒子沿顺时针方向偏转
,
粒子从O点进入磁场,经过半个周期经过y轴,故其坐标为
(2)粒子回到OA边界时,转过了四分之三圆弧,又进入电场,此时速度方向垂直于电场,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沿垂直于电场方向位移为R时经过x轴,故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到磁场,磁场中运动,
,qE=ma
电场中运动的类平抛运动时间得
(3)由第(2)小题的分析可知,若则粒子恰回到出发点,即解得
答:(1)若释放点的位置坐标为x0,则粒子进入磁场后经过y轴时的坐标为;
(2)若上述粒子在返回电场后,经过x轴前没有进入磁场,则粒子从释放到又经过x轴需
时间;
(3)若粒子在x轴上的P点释放后,粒子在进出磁场一次后又返回到P点,P点的位置坐标是
。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结合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解粒子进入磁场后经过y轴时的坐标;
(2)分析粒子的运动情况,求出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根据电场中运动的类平抛运动进行分析求解;
(3)由第(2)小题的分析可知粒子恰回到出发点,由此求解P点的位置坐标。
对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分析,一般是确定圆心位置,根据几何关系求半径,结合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解未知量;根据周期公式结合轨迹对应的圆心角求时间;对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一般是按类平抛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解答。
18. 如图所示(俯视图),两根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
间距L=1m。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r=1Ω/m,左端处于x轴原点,并连接有固定电阻R1=1Ω(与电阻R1相连的导线电阻可不计)。导轨上放置一根质量m=1kg、电阻R2=1Ω的金属
杆ab,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B0+kx(B0=1T,k=1T/m)的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用一外力F沿水平方向拉金属杆ab,使其从原点处开始以速度v=1m/s沿x轴正方
向做匀速运动,则:
(1)当t=1s时,电阻R1上的发热功率。 (2)求0-2s内外力F所做的功。
(3)如果t=2s调整F的大小及方向,使杆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定性讨论F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
【答案】解:(1)当t=1s时,x=vt=1×1=1m, 此时磁感应强度:B=B0+kx=1+1×1=2T,
R1上的电流为:A,
电阻R1上的发热功率:P=I2R1=0.52×1=0.25W; (2)电流与导体棒位置的关系为:I=
=0.5A,回路中的电流与导体棒
位置无关,
安培力:F=ILB=ILB0+ILkx,画出F-x图象,求0-2s内图象下面的“面积”, 即是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当t=0,B=1T,
所以F=ILB=0.5N,当t=2s,B=3T,所以F=ILB=1.5N,x=2m,所以做功的“面积”为2J。 因导体棒是匀速运动,合力做功为0,所以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为2J; (3)当t=2s时F安培=ILB=1.5N,方向向左,
此时合外力F合=ma=1N,方向向左,所以此时F应向右,大小为0.5N。 随着速度的减小,安培力将减小,F先减小。
当安培力等于1N时,F减至0,当速度更小是,安培力也更小,此时F应反向增大,当速度接近为0时,安培力也接近为0,F接近1N。
答:(1)当t=1s时,电阻R1上的发热功率为0.25W。 (2)0-2s内外力F所做的功为2J。
(3)F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随着速度的减小,F先减小;当安培力等于1N时,F减至0,当速度更小是,安培力也更小,此时F应反向增大,当速度接近为0时,安培力也接近为0,F接近1N。
【解析】(1)求出t=1s时金属杆的位移,求出此时磁感应强度,应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电流,应用电功率公式求出此时的电功率。
(2)求出回路电流,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安培力,然后求出克服安培力做功。 (3)求出t=2s时的安培力与合力,然后分析F的大小与变化情况。 对于电磁感应问题研究思路常常有两条:一条从力的角度,重点是分析安培力作用下导体棒的平衡问题,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另一条是能量,分析涉及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问题,根据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等列方程求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