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洛阳师范学院曲式分析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6 12:46: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复习一

1. 主题:主题是体现乐曲和乐曲中相对完整段落性格面貌的具有比较独立结构形式的乐

思。

2. 主题的特征:

(1)单一材料构成(2)对比材料构成(3)一首乐曲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主题 3. 整体与次级结构:

一首完整乐曲的曲式结构就是该曲的整体结构,某一曲式内部细小结构单位称为次级结构。最小的整体结构为乐段,次级结构具有相对性。 4. 收拢性和开放性结构:

曲式结构单位(整体结构和次级结构)在主调性的主功能上完全终止称为收拢性结构。 曲式结构单位(整体结构和次级结构)用不稳定功能或转调来终止,称为开放性结构。 5. 基本部分和从属部分:

担负揭示和展开主要主题的段落称为乐曲的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前后的引子、连接、补充、结尾等结构称为从属部分。 6. 调性布局:包含转调的乐曲的调性安排情况,称为调性布局。 7. 调性布局的规律是:T-D-S-T。

复习二

1. 一部曲式(乐段):

一部曲式表达一种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是完整曲式中的最小规模结构。 2. 一部曲式(乐段)具有的结构特征:

① 相当规模的结构。一般为8-16小节或4-8小节 ② 2.明确的调性和稳定的和声终止 ③ 3.鲜明而有独立性格的曲调

④ 4.完整的曲式结构功能(至少含有呈示和结束功能) 3. 一部曲式(乐段)的内部结构:

一部曲式的内部结构包括乐句、乐节和乐汇。

乐句:一部曲式(乐段)内部可划分的最大组成单位称为乐句,乐段所包含的乐句数量不

定,但以两句或四句较为常见。

乐节:是一部曲式(乐段)内部介于乐句与乐汇之间的结构段落。

乐汇:是一部曲式(乐段)内部可划分的最小组成单位。一般有两个以上的乐音结合成音

组,通常包含一个节拍重音。

4. 乐汇可能形成的不同组合类型: 强弱型 弱强型 弱强弱型 5. 一部曲式(乐段)内部结构划分的依据:

① 片断终结处用的休止符。

② 片断尾音历时较长,具有停顿感。 ③ 同分异合原则。 ④ 和声的因素。 ⑤ 声乐曲中的歌词。

6. 一部曲式(乐段)的基本分类:

① 以乐句数量作为划分的依据

一句式、二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及五句以上类、复乐段类 ② 依据材料:分为平行乐段与对比乐段。

③ 依据小节数:分为方整性乐段与非方整性乐段。 ④ 依据调性:可分为单一调性乐段与转调乐段。 ⑤ 依据终止和声:可分为开放性乐段与收拢性乐段。

复习三

1. 二部曲式:由内容互不相容、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 2. 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

是一个呈示性乐段,具有呈示性的陈述特征。

① 采用单一主题的结构方式,体现出主题材料的重复性关系。 ② 常常具有方整性的结构规模 ,有助于建立对称感、平衡感。 ③ 保持和声进行和调性结构的单纯性。

④ 规模一般不大,终止的类型也多为收拢性结构。 3. 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

主要对比方式:主题材料进一步展开;和声和调性的对置;音乐织体、节奏以其和声的结

构陈述方式的相异;体裁的不同;速度和节拍的变化。

中句的分类:呈示段的主题材料变化、发展、派生而形成的引伸型中句;用新材料写成的

并置型中句。

4. 二部曲式的分类:

二部曲式依据第二部分有无再现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划分为再现二部曲式和无再现二部曲式。

1) 再现二部曲式

① 再现二部曲式第二部分的主题材料与呈示部形成对比-再现的结构关系。 ② 中句形成引伸或并置对比,再现句重复或变化重复呈示部的主题材料。 2) 无再现二部曲式

① 第二部分后半段的乐思延续对比中句发展,无重复或变化重复呈示部的主题材料。 ② 无再现二部曲式可分为引伸型与并置型。

复习四

1. 三部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或相当于乐段的段落)按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而

成的曲式。三部曲式必须体现三部性结构原则,即它的第三部分必须是呈示部的再现或变化再现。

2. 三部曲式的呈示部:

① 第一部分是呈示性的乐段,表现出呈示性陈述特点,以平行乐段最为常见,其重复结构有助于加深主题陈述的印象。

② 调性方面可以是单一调性开放或收拢性结构,也可以是转调结构,调性选择的范围较二部曲式更广泛。 3. 三部曲式的中部:

① 中部的音乐陈述类型具有中间性的特性,有时也会表现出呈示性的特征,但都体现出某种程度的不稳定性。

② 中部可以是一个常规的乐段,也可以是一个相当于乐段的结构,其规模一般不小于呈示部。

③ 其结束部分以主调属和声形成的属准备比较常见,有利于再现部在主调上的引入,加强与再现部的融合。 4. 三部曲式的再现部:

① 在整个曲式中起概括总结的作用,是对呈示部的主题的回归。可分为完全再现和变化再现。

② 完全再现时,常用D.C反复记号来省略;再现时某些方面所作的小的改动,仍归入此类再现。

③ 变化再现最常用的手法是变奏,结构上的变化常引入扩充,缩减的结构变化较少见。

5. 三部曲式的分类:

三部曲式的分类取决于中部的写法。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① 引伸型三部曲式:又称单一主题发展的三部曲式。

基本特征:它的中部没有新主题的对比,而是以呈示部主题来加以展开。 ② 并置型三部曲式:又称为双主题三部曲式。

基本特征:以新主题材料与两端部分形成对比来写成的三部曲式, ③ 综合型三部曲式:

基本特征:中部兼用引伸和并置两种原则写成,明显分为两个层次,有两个片断构成,规模比常规的中段大一些。

搜索更多关于: 洛阳师范学院曲式分析复习题 的文档
洛阳师范学院曲式分析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4r62bgf034ka394oz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