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专利分析方法和流程说明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12:15: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和流程

在本文中,将对基本分析方法应用于专利信息分析时所显示的特点进行简单的描述;同

时,对如何合理、科学地安排专利分析的流程以及规范、条理清晰地撰写分析报告提出了我们的见解。

专利信息分析方法

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的方法有许多种,通常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拟定量分析和图表分析来划分分析方法的类型。

1.定性分析方法

专利信息的定性分析是指通过对专利文献的内在特征,即对专利技术内容进行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以达到把握某一技术发展状况的目的。具体地说,根据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主题、专利国别、专利发明人、专利受让人、专利分类号、专利申请日、专利授权日和专利引证文献等技术内容,广泛进行信息搜集,对搜集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摘记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等研究活动,形成有机的信息集合。进而有重点地研究那些有代表性、关键性和典型性的专利文献,最终找出专利信息之间的内在的甚至是潜在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专利信息的定性分析,着重于对技术内容的分析,是一种基础的分析方法,在专利信息分析中有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专利技术定性描述分析和专利文献的对比研究。

2.定量分析方法

专利信息定量分析是研究专利文献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建立在数学、统计、运筹学、计量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学模型和图表等方式,从不同角度研究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技术、法律和经济等信息。定量分析方法是在对大量专利信息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对专利分类、申请人、发明人和申请人所在国家和专利引文等某些特征进行科学计量,将信息转化成系统的、完整的有价情报。这种分析方法能提高专利信息质量,可以很好地分析和预测技术发展趋势,科学地反映发明创造所具有的技术水平和商业价值;科学地评估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研究与发展重点,用量化的形式揭示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技术领域中的实力,从而获得认识市场热点及技术竞争领域等经济情报;及时发现潜在的竞争对手,判断竞争对

手的技术开发动态,获得相关产品、技术和竞争策略等方面的情报。

定量分析是通过量,以及量的变化,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高度复杂化,它越来越成为专利信息分析中一种重要方法,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利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法、统计频次排序法、布拉福德文献离散定律、时间序列法和趋势回归法。

3.拟定量分析方法

从本质上说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专利信息分析也不例外。针对不同的分析目的,分析人员有时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即拟定量分析方法。专利拟定量分析通常由数理统计入手,然后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分类和比较研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量化分析,最后进行高度科学抽象的定性描述,使整个分析过程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进行。专利分析中比较常见的拟定量分析方法有专利引文分析和专利数据挖掘等,它们是对专利信息进行深层次分析的方法。

4.图表分析方法

图表分析是信息加工、整理的一种处理方法和信息分析结果的表达形式。它既是信息整序的一种手段,又是信息整序的一种结果,具有直观生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和便于比较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图表分析方法被信息分析人员普遍采用。

在专利信息分析中,图表分析方法伴随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被广泛应用。在定性或定量分析时,被分析的原始专利数据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加工、处理,并将分析结果制作成相应的图表。专利信息分析中常见的定性分析图表有清单图、矩阵表、组分图、技术发展图,以及问题与解决方案图等。常见的定量分析图表有排序表、散点图、数量图、技术发展图、关联图、雷达图和引文树等。

专利信息分析流程

专利信息分析流程一般包括前期准备、数据采集、专利分析、完成报告和成果利用5个阶段。其中,前 4个阶段包括成立课题组、确定分析目标、项目分解、选择数据库、制

定检索策略、专利检索、专家讨论、数据加工、选择分析工具、专利分析和撰写分析报告这11个环节。有些环节还涉及多个步骤,例如专利检索环节包括初步检索、修正检索式、提取专利数据 3个步骤。另外,在项目实施前期准备阶段中可根据需要加入调研环节。对于需要进行中期评估的项目,应当在项目实施流程的中期阶段组织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将内部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贯穿始终。

1.前期准备

研究进入实施流程环节后,首先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这其中包括成立课题组、确定分析目标、项目分解、选择数据库4个环节。

(1)成立课题组。根据项目需求,选择相应人员组建项目课题组。课题组应由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这些人员主要包括专利审查员、专业技术人员、情报分析人员、政策研究人员以及经济和法律人员等。

(2)确定分析目标。在项目初期,应进行项目需求分析,认真研究背景资料,了解现有技术的特征和行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链基本构成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分析目标。

(3)项目分解。项目分解是前期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恰当的项目分解可为后续专利检索和分析提供科学的、多样化的数据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分析目标,将研究对象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分解的目的在于细化该技术的分类,如同国际专利分类表IPC所采用的大类、小类、大组、小组的划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专利”本身的特点,便于后续的专利检索和侵权判断分析。

专利法规定了一件专利申请如果要获得专利权需要符合单一性规定,这决定了一件专利申请的发明内容往往只会涉及某项技术的某一点创新式改进,而一项新“技术”往往是成千上万项创新式发明点的集合,其背后则对应着成千上万件的专利申请。如何将这些数量众多的反映该项新“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归类整理,以反映该项新“技术”的专利布局情况,这正是项目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分解应尽可能依据行业内技术分类习惯进行,同时也要兼顾专利检索的特定需求和

课题所确定分析目标的需求,使分解后的技术重点既反映产业的发展方向又便于检索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完整、准确。

(4)选择数据库。根据确定的分析目标和对项目涉及的技术内容的分解研究,选择与技术主题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作为专利分析的数据源。通常情况下,可以将项目的分析目标、数据库收录文献的特点、数据库提供的检索字段等万回作为选择数据库的依据。

2.数据采集

在完成对研究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后,应当在所获取的背景资料以及项目分解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检索策略、专利检索、专家讨论和数据加工4个环节。将专家讨论环节设置在数据采集阶段,主要考虑到数据采集是关系到最终研究成果准确性与否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此需要设置特别的环节以确保研究的质量。当然,在认为其他阶段也需要专家参与时,均可设置该专家讨论的环节。

1)制定检索策略。检索策略的制定是专利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研究项目的行业背景、技术领域,并结合所选数据库资源的特点制定适当的检索策略。一般来说,在对项目所涉及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分解后,应尽可能列举与技术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和分类号,同时确定关键词、分类号之间的关系,编制初步检索策略,然后通过初步检索的结果动态修正检索策略,以实现最佳的检索效果。

2)专利检索。专利检索策略制定完成后,进入专利检索环节。专利检索主要包括初步检索、修正检索式和提取专利数据 3个步骤。

(1)初步检索,根据编制完成的检索式和选定的数据库特点(如数据库的逻辑运算符、截词符、各种检索项输入格式要求等),选择小范围时间跨度提取数据,完成初步检索步骤。

(2)修正检索式,浏览上述初步检索结果,并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判断检全率和检准率,并对误检、漏检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误检、漏检原因,完成检索式修订,形成修正检索式。值得注意的是,修正检索式过程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不断调整检索式并判断检索效果,直至对检索结果满意,形成最终检索式。

(3)提取专利数据,运行最终的修正检索式,下载检索结果,形成专利分析原始样本数据库,供进一步使用。

搜索更多关于: 专利分析方法和流程说明 的文档
专利分析方法和流程说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4z558bl29kcek7hm3l8mqar1ru5x013g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