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双反”对我国铝型材业出口影响显现
本报讯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铝型材的反倾销反补贴初裁结果早已公布,而这一决定的实际影响现在正逐渐浮现,据中国铝型材生产重地、广东佛山外经贸局与海关2010年12月份公布简报数据显示,最近3个月佛山铝企对美出口量竟锐减三分之二。 “全军覆没”竟成真,中国铝商基本告别美市场 这样的一个减幅令人吃惊,但是据当地铝型材厂商透露,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连那剩余的“三分之一”也会消失殆尽,可以说全军覆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不妨再来回顾一下美国商务部此前的两份公告。 美国商务部是在2010年4月21日,应美国铝型材公平贸易委员会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要求,对中国铝型材生产商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到了2010年8月31日,反补贴的调查结果出炉,除了广亚铝业和新中亚铝业两家应诉企业的反补贴关税被定为6.18%和10.37%以外,其余中国涉案铝企的反补贴税均被定为137.65%。可以说,这样的一个税率已经宣告了大部分中国涉案铝企出局,而到了2010年10月28日,反倾销调查结果也出来了,所有中国涉案铝企均被裁定59.31%的反倾销税。 也就是说,即使对于判得“最轻”的广亚铝业来说,最后的附加税率也高达65.49%。而根据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只要税率提高25%~30%,就足以使中国输美铝型材产品丧失对美本土产品的价格优势,而50%以上的税率则意味着彻底失去竞争力。 《简报》数据显示,仅反补贴初裁结果公布后,2010年9月对美国出口涉案铝挤压材就从当年8月的3117吨迅速减少为1203吨,下降幅度高达61.4%;当年10月,对美国出口再降至1150吨,下降4.4%。仅2个月时间,佛山对美出口涉案铝挤压材规模就锐减近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