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10分
第Ⅰ卷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其中,1—8小题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9—12小题是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一定改变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因而是变速运动
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水流的速度为v2,若v1 A.实际航程最短 B.过河时间最短 C.水速减少时渡河时间变长 D.水速变大时渡河时间变长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 A.所受的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故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B.所受的向心力指向圆心,且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它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所受的向心力是一个变力,所以物体的速度大小时刻改变 D.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方向都是不变的 4.如图所示,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水平抛出的三个物体,分别落到a、b、c三点,则三个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a,vb,v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 ) A.va>vb>vc ta>tb>tc C.va B.va 5.如右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汽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汽车和被吊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2=v1 B.物体做减速运动,且v2>v1 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 6.两轮用齿轮传动,且不打滑,图中两轮的边缘上有A、B两点,它们到各自转轴O1、O2的距离分别为rA、rB,且rA>rB.当轮子转动时,这两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和vB,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和ωB,周期分别为TA和TB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A>vB B.ωA>ωB C.aA>aB D.TA>TB 7.如图所示,O1为皮带的主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1,O2为从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2,r3为固定在从动轮上的小轮半径。已知r2=2r1,r3=1.5r1 .A、B和C分别 B、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是3个轮边缘上的点,质点A、( ) r3 C A.8:4:3 B.1:2:3 C.3:6:2 r1 O2 B O1 D.2:4:3 r2 A 8.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 低.如图所示,在某路段汽车向左拐弯,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低一些.汽车的运动可看作是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路面的宽度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擦力(即垂直于前进方向)等于零,则汽车转弯时的车速应等于( ) gRhA. L B. gRL C. h D. 9.物体受到几个恒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若再对物体施加一个恒力,则物体可能做的运动是( ) A.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10.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υ,如图所示,若 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的( ) υ2υ2 A.向心加速度为r B.向心力为m(g+r) mυ2υ2 C.对球壳的压力为r D.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r) 1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有a、b、c、d、e五个点,ab=bc=cd=de,从a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 初速度为v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点,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2v时( ) A.小球可能落在斜面上的c点与d点之间 B.小球一定落在斜面上的e点 C.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大于θ D.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也为θ 12.如图所示,一小球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形轨道做圆周运动, 圆环的半径为R.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的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但总在圆周切线方向上 B.小球的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但总是指向圆心的 C.小球的线速度的大小总大于或等于Rg D.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大于g 第Ⅱ卷 (共62分) 二、实验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3.(6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测出小球经过曲线上任意位 置的瞬时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让斜槽末端切线水平,记下斜槽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 算出该点的瞬时速度.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 14.(6分)右图是一位同学在实验室中拍摄的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由于照相时 的疏忽,没有摆上背景方格板,图中方格是后来用尺子在相片上画的(图中格子的竖直线是实验中重垂线的方向),每小格的边长均为5mm.(取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 (1)闪光时间间隔△t= ; (2)平抛初速度v0= ; (3)B点速度大小vB= ; 15.(6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 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5.02 cm,B、C间距离y2=14.82 cm. 2 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 m/s)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____ m/s.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6、17题10分,18、19题12分;共计4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6.(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45。的斜面底端正上方高处,将一小球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重力加速度,求: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2)小球落到斜面时的速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