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86. 二次沉淀池的总深至少应有3~4米。
87. 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厂运行和控制是通过调节供氧量、污泥回流量和排除剩余污泥量来进行的。
88. 生物膜反应器可分为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89. 生物滤池一般可分为三种: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和塔式生物滤池。 90. 生物滤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滤料、池壁、布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91. 生物转盘的级数一般不超过4级
92. 生物接触氧化池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93. 氧化塘又称为生物塘或稳定塘。 94. 氧化塘的类型有: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 95. 厌氧生物处理对象是:有机污泥,有机废水,生物质。 96. 厌氧生物法降解过程: 酸性发酵阶段和碱性发酵阶段。 97. 厌氧生物处理装置有:化粪池,隐化池,传统厌氧消化池,高速厌氧消化池,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厌氧膨胀床。 98. 高速消化池比传统消化池采取了什么措施:机械搅拌和加温。 99. 污泥按来源分:初次沉淀池污泥,剩余污泥,腐殖污泥,厌氧污泥,化学污泥。 100.污泥浓缩法有: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 101.英国多用投海法来最终处置污泥。 102.污泥干化法有:自然干化法,烘干法。 103.污泥管水力计算仍采用一般水管的计算公式。 104.污泥处理方法有:厌氧消化法,好氧消化法,热处理法。 105.污泥脱水方法有过滤法(真空过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法(离心机)。 106.循环冷却水常出现污垢和腐蚀问题。 107.冷却塔的构造组成是:通风筒,配水系统,淋水系统,通风设备,收水器,集水池。 108.水质稳定性的签别常用饱和指数TL和稳定指数IR定性。 109.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组成: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110.配水管网有:树状,网状。 111.若闭合差>0,顺时针方向管线上所分配的流量偏大,应适当减小。 112.排水系统体制:分流制(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合流制(直泄式,截流式)。
113.车行道下最小覆土厚度为0.7m。
114.给水泵站按作用分类为:一级泵站,二级泵站,加压泵站,循环泵站。 115.排水泵站按水性质分类: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合流泵站,污泥泵站。 四、简答题(每题 5分)
1. 颗粒在水中的沉淀类型及其特征如何?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答:颗粒在水中的沉淀,可根据其浓度与特性,分为四种基本类型:(1)自由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不受干扰,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其尺寸、质量均会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沉速随深度而增加。(3)拥挤沉淀(成层沉淀):当悬浮颗粒浓度比较大时,在下沉过程中彼此干扰,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形成一个清晰的泥水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4)压缩沉淀:颗粒在水中的浓度增高到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
2.个体自由沉降其沉速是指的什么条件下的沉速,其影响因素如何试分析之?
答:个体自由沉降的沉速指的是在受力平衡状态下颗粒所具有的沉速,可由斯托克斯方程式表示。u=g (?s-ρ)d2/(18?)表示:由方程式可见影响自由沉降速度的因素有:(1)?s-? :?s-?>0颗粒下沉,?s-?<0颗粒上浮,?s-?=0颗粒悬浮,提高?s-?值,可以强化沉淀过程。(2)d:自由沉降速度 u?d2 ,提高粒径d的措施可强化沉淀过程。(3)μ:自由沉降速度u?1/?,降低水的动力粘度可提高沉降速度,有利于沉淀的进行。 3调节池采用堰顶溢流出水时,能够起到水量调节的作用?用什么方式可以达到水量调节的目的? 答:不能。若要达到水量调节的目的:一种办法是采取稳定水位的措施;二是在调节池外设置水泵。 4.试说明沉速u 在进行沉淀池面积计算时设计依据。答:因为u0t0=H, V池=HA面=Qt0 所以u0=H/t0=Qt0/(A面t0)=Q/A=q 即沉速u 在数值上等于q(面积负荷率),即可根据u(=q)和处理水量确定沉淀池的面积A。 5.如何从理想沉淀池的 理论分析得出斜 板( 管)沉淀池产生依据? 答:因为通过理想沉淀池的理论分析存在H/u=L/v、 即u/v=H/L。如果将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成为几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则当沉淀池长度为原沉淀区长度的1/n时,就可处理与原来的沉淀池相同的水量,并达到完全相同的处理效果。这说明,减小沉淀池的深度,可以缩短沉淀时间,因而减小沉淀池的体积,也就可以提高沉淀效率。为便于排泥将隔扳倾斜放置60o。 6澄清池的工作原理与沉淀池有何异同?运行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沉淀池中,悬浮颗粒沉到池底,沉淀过程即告完成。而在澄清池中,沉到池底的污泥又被提升起来,并使这处于均匀分析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即接触凝聚区),原水通过时,利用接触凝聚的原理,吸附进水中的矾花,达到去除悬浮物的目的。
7水中颗粒被过滤设备(包括滤池及其他过滤设备)截留主要靠什么作用?
答:水中颗粒被过滤设备(包括滤池及其他过滤设备)截留主要靠滤料层表面沉淀和接触吸附作用,一旦在滤层表面形成一层滤膜后,便会产生筛除的截留作用,但这种截留作用会使滤池很快堵塞。
8试叙反冲洗配水不均匀的绝对性,怎样才能达到配水相对均匀?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答:根据大阻力配水系统的原理分析,穿孔配水管末端b孔的流量Qb={(S1+
S2’)Qa2/(S1+S2”)+(?12+?2 2) / [ (S1+S2”)2g ]}0.5,由此看出首端孔口a 和末端孔口b的出流量是不可能相等的。但可以通过减小孔口总面积以增大S1,削弱S2’、S2”及配水系统压力不均匀的影响,从而使Qa尽量接近Qb。 而小阻力配水系统则是通过减小上式中的?1、?2至一定的程度,等式右边根号中第二项对布水均匀性的影响将大大削弱,以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因此无论是大阻力配水系统,或是小阻力配水系统都不可能达到反冲洗配水系统的绝对均匀。
9是否任何物质都能与空气泡吸附?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物质能否与气泡吸附主要取决于颗粒的疏水性能,颗粒疏水性能取决于气固界面接触角?的大小,?>90o 为疏水性物质,?<90o者为亲水性物质,当?=0时,固体颗粒完全被润湿,而不能被吸附,当0<90o,颗粒与气泡的吸附不牢,容易在水流的作用下脱附,当? >90o,颗粒则容易被气泡吸附。而对亲水性物质,则可以通过投加浮选剂,改变其接触角使其表面转化成疏水物质而与气泡吸附。 10从水力旋流器和各种离心机产生离心力大小来分析它们适合于分离何种性质的颗粒? 答:从离心分离的原理看,颗粒在离心力场中受净移动力的驱使,而移向器壁,颗粒往向移动的距离为??=?s t0如果?r大于颗粒与离心,设备壁的起始距离,颗粒可到达设备壁而 除去。因为净移动力c=(m-m0)?2/R (?=2 ?Rn/60 m/s); C与颗粒的旋转半径成反比,水力旋流器不宜太大,一般在?500mm 以内,在器内产生的旋转角速度也是有限的,因此要达到分离的目的,颗粒粒径要大,密度要大,比如矿砂类,才能达到被去除的目的。对于离心机,因为是器旋,又有高中低速离心机,因? s= kw2(?s-ρ)d2/(18?), 在W很大的情况下,颗粒与水的密度差?-ρ0,及粒径d 对? s的影响已经很小,所以高速离心机可以分离乳化油和羊毛脂,中速离心机则可以用于污泥脱水及含纤维或浆粒的废水处理。低速离心机可用污泥和化学泥渣和脱水。 11. 在水处理实践中,应当考虑哪些因素选择适宜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答:(1)对水中特定的杂质有良好的氧化还原作用。(2)反应后的生成物应当无害,不需二次处理。(3)价格合理,易得。(4)常温下反应迅速,不需加热。(5)反应时所需pH值不太高或不太低。 12. 在电解槽内,阴阳极上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写出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M+为金属阳离子为例)答:阴极:还原反应 M++e?M 2H++2e ?H2 ?;阳极:氧化反应 4OH--4e?2H2O+O2 ? Cl--e-?1/2Cl2? 13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效果稳定可靠,操作管理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废水水和重金属离子也能通过电解有所降低。 缺点:需要消耗电能,消耗钢材,运行费用较高,沉渣综合利用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4含铬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法?(最少写出三种) 答:电解法,药剂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 15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答:(1)水温:水温影响无机盐类的水解。水温低时,水解反应慢,水粘度大,絮凝体不易形成。(2)水的PH值和碱度。不同的PH值,铝盐与铁盐混凝剂的水解产物的形态不一样,混凝效果也不同。(3)水中杂质的性质、组成和浓度。水中存在的二价以上的正离子,对天然水压缩双电层有利;杂质颗粒级配大小不一将有利于混凝;杂质的浓度过低(颗粒数过少)将不利于颗粒间的碰撞而影响凝聚。(4)水力条件。混凝过程的混合阶段,要求混凝剂与浑水快速均匀混合;在反应阶段,要搅拌强度随矾花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16在消毒中为什么广泛采用氯作为消毒剂?近年来发现了什么问题?
答:氯的价格低廉,消毒效果良好和使用较方便。近年来发现氯化消毒过程中在可能产生致癌性的三氯甲烷等化合物,因此,国内外都在探索更为理想的消毒药剂。 17在不含氨的水中加入氯气进行消毒会出现哪些不足?怎样解决? 答:加氯气消毒,氯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HOCl),HOCl可以具有强氧化能力,杀死细菌,HOCl越多,消毒效果较好。不足:(1)次氯酸在水中停留时间太长后容易散失,当管线很长时管网末梢就不容易达到余氯标准。(2)游离性余氯HOCl容易产生较重的氯臭味,特别是水里含有酚时,更会产生具有恶臭的氯酚。解决方法:当水中不含氨或含量甚少时,可人工加氨,使之形成氯胺。氯胺的消毒作用也是靠HOCL,但氯胺是逐渐放出HOCl来,比HOCl消毒作用慢,能保持较长时间,容易保证管网末梢的余氯要求 ,氯臭味也轻一些。 18酸性废水的中和方法有哪些? 答:(1)利用工厂的碱性废水和碱性废渣中和,(2)投加碱性试剂,(3)通过有中和性能的滤料过滤。 19投药中和法和过滤中和法的 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投药中和法:优点:可以处理任何物质,任何浓度的酸性废水,当 投加石灰时,氢氧化钙对废水中的杂质还具有凝聚作用。缺点:劳动卫生条件差,操作管理复杂,制备浓度,投配药剂需要较多的机械设备;石灰质量往往不能保证,灰渣较多,沉渣体积庞大,脱水麻烦。过滤中和法:优点:操作管理简单,出水PH值较稳定,不影响环境卫生,沉渣少。缺点:进水硫酸浓度受到限制。 20.什么叫化学沉淀法,在水处理中主要去除哪些物质? 答: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叫化学沉淀法。在给水处理中去除钙、镁硬度。在废水处理中去除重金属离子,如 汞,镉,铅,锌等。 2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对有机物氧化还原反应如何判断?
答:用加氧或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或者有机物与强氧化剂相作用生成CO2,H2O等的反应判定为氧化反应,加氢或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22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有哪几种?试就传统活性污泥法特点,简述其他活性污泥法产生的基础。
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运行方式有:(1)普通活性污泥法(2)渐减曝气法(3)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法)(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5)完全混合性污泥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法(6)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7)氧化沟。 对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与生物污泥同时从首端进,尾端出;微生物的增长在增长曲线上,呈现出一个线段;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剩余污泥量少的优点。但它的不足是,(1)耐冲击负荷差(2)供氧与需氧不平衡。…
23何谓活性污泥法?画出其基本工艺流程并说明各处理构筑物的功能作用。 答:活性污泥法即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处理方法。其基本流程为: 进水 ? 1 ? 2 ? 3 ? 出水 ? ? ? 污泥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1-初次沉淀池,主要作用去除污水中的SS,并对BOD有一定的去除作用(20~30%)。 2-曝气池,主要作用去除污水的有机物。 3-二次沉淀池,从曝气池出来的混合液在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并对污泥进行适当的浓缩。 24.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污泥浓度三者关系如何?试叙其在活性污泥运行中的重要意义。 答:SVI(污泥指数)=SV%×10/MLSS g/L 。污泥指数SVI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为50~150,污泥指数MLSS一定的情况下,可计算出30分钟沉降比SV%,故可通过测定30分钟沉降比,很简便地判定曝气池内污泥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5.试就曝气池中的污泥平衡推导出X、Xr、r之间的关系式。 答:就曝气池的污泥平衡为:QXr=(Q+rQ)X (进水X0=0) 于是有:QXr=QX+rXQ ,rQr=Q(Xr-X) 所以:r=Q(Xr-X)/QX=(Xr-X)/X 26.活性污泥法系统中,二次沉淀池起什么作用?在设计中有些什么要求? 答:活性污泥法系统中,二次沉淀池的作用在于(1)泥水分离作用;(2)对污泥起一定的浓缩作用以保证曝气池对污泥量需要。故根据沉淀速度确定的沉降面积和为满足一定的浓缩作用确定面积后,选择其中大者作为设计沉淀面积,以保证对二者需要。 27.活性污泥法为什么需要回流污泥,如何确定回流比? 答:活性污泥法是依靠生物污泥对BOD的去除的,进水所带生物量有限,故应从二次沉淀池分离出的污泥中回流,一部分进曝气池。回流比的大小取决于曝气池内污泥浓度X和回流污泥浓度Xr,根据进出曝气池的污泥平衡r=(Xr-X)/X
28.活性污泥法需氧量如何计算,它体现了那两方面的需要? 答:活性污泥法需氧量一是生物对BOD的分解需氧,二是微生物内源呼吸需氧。日常需氧量的计算式为O2=aQ(S0-Se)+bVX0 , Q日处理水量。
29.试说明活性污泥法处理水中BOD的组成,并说明它们各代表何种处理构筑物的功能作用?答:活性污泥法处理水中BOD由两项组成:(1)为溶解性的BOD5(2)非溶解性的BOD5。溶解性的BOD5来自生物处理后残存的溶解性有机物,它表示了
精心整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