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 11、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句中,后一个“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用与被动。 三、释词题(共3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 1、射其左,越于车下。越:坠落 2、苟有险,余必下推车。险:险阻
3、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即:就是
4、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通“翅”,迅疾的样子
5、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卒:通“率”,聚集于 6、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饑:荒 7、赦之,以劝事君者。劝:勉励
8、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爨:烧火做饭
9、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柔桑:嫩桑
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贳:赦免,宽大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10) 1、志乎古,必遗乎今。乎:于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则:如果,连词,表假设 3、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虽然:表让步连词“虽”(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虽然”)与代词“然”搭配使用,意为“虽然这样”,其作用相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固:本来
5、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而:不译,连词, 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 燕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窃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五、古文今译题(共20分)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1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有位圣人起来,在树木上构架起鸟巢一样的住处,来避免群兽的伤害。人民都爱戴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他为有巢氏。
2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那么现在学习尧、舜、汤、武、禹的的人,一定会被现在的圣人嘲笑。 3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因此圣人不希望一切都学习古代,不墨守成规,而是研讨当代的情况,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4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于是他便放下了农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5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现在用先王的方法面对社会的人,都是类似守株待兔的人。
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A)A、條脩倏修B、福视神祈C、脾胡肺胃D、颖颍顿颈 2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D)A信——伸B遁——遯C说——悦D距——拒 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C)A矜——鳏B歌——謌C辟——避D昏——婚 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
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5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C)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盍各言尔志?
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A象有齿以焚其身。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C 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是非君子之言也。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9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D)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C)A惠等哭,舆归营。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D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二、填空题(共20分) 1、《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部首,全书共分540个部首。
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
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
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解,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东”和“红”两字在语音上具有叠韵的关系。
4、根据“四书”分析,“綱”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鱼网上的总绳。 5、根据“四书”分析,“亦”字的构造类型是指事,本义是腋窝。
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象形”的解释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7、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假借义;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本义。 8、在《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句中,“之”的词性是代词,其语法功能是复指前置宾语无贿无令名。
9、在“文以五月五日生”句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 10、在“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句中,“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或意义是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11、在“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句中,“其”的词性是代词。 三、释词题(共3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 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族: 2、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
3、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阳:鲜明
4、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贿:财物 5、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肃:敏捷 6、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焚:毁灭
7、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物故:死亡,“物”通“殇”,死 8、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绝:穿过 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效法
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贳:赦免,宽大
(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共10分) (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莫:否定性 无定代词 没有谁 没有什么
(2)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结合构成的习惯格式 表示用来??的方式、手段
(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乎:表示处所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介词 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 (5)吾孰与徐公美?孰与:疑问代词“孰”和介词“与”组合,表示比较,“哪一个更”。 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五、古文今译题(共20分)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君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 1、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您率领国君的军队光临敝国的土地,敝国的兵力不雄厚,请明朝相见 2、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同时又不让我军滞留在贵国的土地上(这里是委婉语,意思说让我们速战,一决胜负)。能进不能退,齐君不会有命令(挑战命令)落空的事情出现(委婉语,说明明朝我们一定奉陪) 3、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
齐国的高固(齐大夫)徒步闯入晋军,举起石头掷人
4、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擒获晋军的人登上他们的战车,把桑树根系在车上,作为战利品的标志 5、欲勇者贾余馀勇!
想要勇气的人尽管来买我多余的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