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名称: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入我国FDI数量呈上升之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稳定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技术创新已经是国家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之一。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有力途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是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2010年的专利申请量达到34446项,比1998年增长31倍,比上年增长41.75%;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303.22万元,比1998年增长753.44%,比上年增长24.90%。 大量研究表明,FDI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加快资本积累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多种途径带动了我国GDP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本文以江苏引进外资为例,研究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传递渠道及方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 1 —
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些学者研究得出FDI促进了东道国技术创新的结论。Caves(l974)最早研究了FDI对内资企业发展的影响,他认为FDI 能给内资企业带来三种潜在的收益:首先是配置收益;其次是技术效应的收益。Feinberg和Majumdar(2001)对跨国公司在印度制药业研发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流入加快了印度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Cheung和Lin(2004)用1995-2000年中国的省际数据,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了FDI对中国创新的溢出效应。Branstetter(2006)构建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模型,证明了日本在美国的跨国公司能够通过知识溢出等途径影响美国公司的技术进步,同时也认为这种技术进步反过来又影响了日本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这说明发达国家内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良性的互动机制。Aitken和Harrison(1999)选用1976至1989年间企业面板数据对委内瑞拉制造业进行了研究,发现FDI对国内企业的研发起抑制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FDI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也有较大的进展,研究结论大致包括三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 FDI 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冼国明、严兵(2005)利用国 1998 至 2003 年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 FDI 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薄文广等(2005)和侯润秀等(2006)使用面板数据也研究了 FDI 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同样发现 FDI 对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侯润秀、官建成(2006)将全国各地区按照创新能力的高低分为高创新能力地区、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和低创新能力地区,并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创新能力地区的溢出效应的差异。 第二类观点认为 FDI 使我国企业产生了严重的技术依赖,不利于我国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于丽英(2004)认为,FDI 增强了对他人技术成果的依赖性,削弱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自主研发的能力受到了影响。沈桂龙和于蕾(2005)研究发现,在很多行业和领域,技术的获得被固化于硬件当中,通过 FDI 引进技术后,我国进一步的创新程度低,往往停留在浅度国产化阶段。 第三类观点认为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较为复杂。杨克泉、吉昱华和马松(2005)提出了“技术锁定”和“技术陷阱” 的理论研究。研究指出,如果越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技术的来源越集中,本土技术战略的主动性就越弱,进口的技术不仅无法为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反而会抑制它们的技术创新。马天毅、马野青和张二震(2006)利用1999-200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外资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冼国明和薄文广(2006)运用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外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 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