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志鸿高三地理课时训练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23: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作业6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综合题

1.(2013·福建福州调研)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第1~2题。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3.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第3~4题。

热岛效应形成了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

5.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P)分布图”,完成第5~6题。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E→A→B→G→E B.E→G→B→A→E C.G→E→A→B→G

D.G→E→B→A→G

6.在上图所表示的高度范围内,下图中正确表示城郊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差(F)的是( )

1

7.阅读下表,完成第7~8题。

在30°N不同高度上海陆气温及其差值(℃) 高度/m 月份 (1)亚非大陆 (2)太平洋 (1)-(2) 海平面 1月 7月 9.2 31.0 12.5 24.7 -3.3 6.3 1 500 1月 5.5 6.5 -1.0 7月 24.0 16.4 7.6 3 000 1月 -1.3 -0.3 -1.0 7月 13.9 8.6 5.3 5 500 1月 -16.5 -14.5 -2.0 7月 -4.3 -6.8 2.5 9 000 1月 -41.8 -38.5 -3.3 7月 -28.1 -33.0 4.9

对表格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随着高度的增加,海陆热力差异变小 B. 7月份,在海平面上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C. 7月温差大于1月,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D.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高度上总是存在的 8.下列等压面示意图能正确反映高空海陆差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单位:百帕)图”。读图完成第9~11题。

图甲 2011年10月6日14时

2

图乙 2011年10月6日20时

图甲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A.1 004 1 006 B.1 006 1 008 C.1 008 1 010 D.1 004 1 008 10.在图乙中,上海市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北风 11.在两图间隔的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台湾岛 B.珠江口 C.黄河口 D.辽东半岛 12.(3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D.偏南风

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 (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甲、乙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13.(26分)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下面两图(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道路 土壤 (黑土) (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沙漠 草 水 3

0.8~ 0.95 0.65~ 0.9 0.6~ 0.8 0.65~ 0.8 0.6~ 0.95 0.55~ 0.85 0.74~ 0.84 0.9~ 0.97

吸收率为0.64。

材料二:下图中小区1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

材料三:下图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米/秒;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米/秒。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值的影响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 ## 答案

课时作业6 冷热不均 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综合题

1.C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体现出了海陆(下垫面)的热力差异。第2题,A项表示海陆间水循环;B项表示锋面天气;C项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D项表示地形雨。

3.A 4.A 解析:第3题,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郊区气压高于市区,从而形成风由郊区流向城市的乡村风,图中M地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第4题,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5.B 6.D 解析:第5题,在同一垂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而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为E→G→B→A→E。第6题,近地面郊区气压高于城区,随海拔的升高气压差减小,高空城区气压高于郊区,D项正确。

7.D 8.A 解析:第7题,冬季亚洲冷高压势力强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1月份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不同高度此差异总是存在。第8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月份陆地1 500米处气温低,气压高,等压面上凸,此高度海洋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下凹;5 500米高度处同样是陆地气温低,气压高。

4

9.B 10.D 11.B 解析:第9题,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可知,A处数值可能为1 006或1 008;第10题,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知,此时上海受高压控制,吹偏南风。第11题,比较甲、乙两图可知,珠江口处等压线变得更为密集,风力明显加大。

12.答案:(1)8~16时 (2)变小 (3)

(4)①A ②

13.答案:(1)下垫面吸收率低的小区的温升值要小于吸收率高的小区。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是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吸收率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幅度小。

(2)风速与热岛强度(温升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温升幅度越小;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

(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等来铺装全部地面;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③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城区的热量散失到郊区,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的“热岛效应”。

5

搜索更多关于: 志鸿高三地理课时训练6 的文档
志鸿高三地理课时训练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mhu4bjrl1is520732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