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口腔颌面部损伤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5:58: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8. 颌骨骨折主要治疗目的是

A 使骨折早期愈合 B 防止继发感染 C 恢复正常咬合功能 D 使面容有最小的畸形 E 减少病人痛苦

79. 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张闭口运动检查不能检查出的是

A 是否张口受限 B 是否牙列错乱 C 咬合关系是否紊乱 D 有无咬合无力 E 颌骨有无异常活动

80. 下述检查对下颌骨骨折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 头颅后前位平片 B 下颌骨斜侧位 C 颌骨曲面断层片 D 华氏位

E 定位头颅侧位平片 81. 颅颌牵引主要用于下述何种骨折

A 额骨骨折 B 上颌骨骨折 C 颧骨骨折 D 下颌骨骨折 E 鼻骨骨折

82. 下述单颌固定方法中固定力最差的是

A 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 B 骨钉加金属支架外固定法 C 骨钉加自凝塑胶外固定法 D 克氏针骨内固定法 E 皮质骨螺钉固定法

83. 下述内固定方法中固定力最差的是

A 金属丝骨间结扎法 B 小型接骨板单皮质固定法 C 动力加压板法 D 拉力螺钉技术 E 修复重建板

84. 动力加压板用于下颌骨骨折时应置放在

A 牙槽骨上,但螺钉固定位置应注意避开牙根

B 下颌骨中份,但螺钉固定位置应注意避开下齿槽神经管

C 下颌骨下缘

D 牙槽骨和下颌骨下缘同时放置,以克服下颌骨上缘的牵张力 E 下颌骨上任何部位,但应注意避开牙根和下齿槽神经管 85. 采用动力加压板法固定下颌骨骨折时,应

A 尽量采用口内前庭沟切口,以免术后颌面部遗留瘢痕

B 如动力加压板放置位置较高,螺钉固定位置时应注意避开牙根和下齿槽神经管 C 多采用口外切口,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

D 如非偏心动力加压板,应采用双动力加压板固定,避免下颌骨上缘的牵张力 E 螺钉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单皮质或双皮质固定 86. 根据Champy理论,下颌骨在功能状态下最强的屈曲力矩在

A 下颌切牙区 B 下颌尖牙区 C 下颌前磨牙区 D 下颌磨牙区 E 下颌角区

87. 根据Champy理论,下颌骨在功能状态下最弱的屈曲力矩在

A 下颌切牙区 B 下颌尖牙区 C 下颌前磨牙区 D 下颌磨牙区 E 下颌角区

88. 采用小环颌间结扎固定法固定下颌骨骨折时,每位患者应结扎几对小环,应根据骨折的情况而定,

一般每侧至少安置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E 5对

89. 髁状突骨折若移位不明显,最常采用

A 手法复位后行颌间固定

B 在患侧磨牙区垫上2~3mm厚的橡皮垫,用颌间弹性牵引复位固定法牵引下颌骨下降 C 不作处理

D 软食或半软食3~4周

E 尽早行手术切开复位,用小夹板或拉力螺钉技术固定 90. 儿童髁状突骨折应尽量采用保守治疗,其主要原因是

A 儿童对手术必要性不理解,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常不合作

B 儿童处于发育期,手术可能破坏髁状突,导致术后患侧下颌支发育障碍或发育迟缓

C 儿童期髁状突的修复改建能力较强,即使移位的髁状突未能复位,在术后也可通过骨质的吸收和增生,随着功能的需要而自行调整到原来的大致位置

D 儿童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手术风险大,麻醉和手术容易发生意外 E 儿童骨质柔软,髁状突骨折一般不严重

91. 在翼外肌附着处上方发生的髁状突骨折,如无明显移位,通常采用

A 颌间牵引固定

B 在患侧磨牙区垫上橡皮垫,用颌间弹性牵引复位固定法,使下颌骨下降 C 吊颌绷带限制下颌活动,保持正常咬合关系即可 D 在耳屏前作切口,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E 在下颌角前方的下颌骨下缘处做小切口,采用克氏针进行固定

92. 一名青年男性患者,从台阶上摔倒,颏部先着地,检查:颌面部未见创口;左侧颞下颌关节区明

显压痛,轻度肿胀;未扪及台阶感;咬合关系未见异常;张口度2指,下颌向右侧运动困难。左侧颞下颌关节区穿刺抽出血液,X线检查报告高位髁状突骨折,移位不明显。应进行以下何种治疗?

A 手法复位后行颌间固定

B 用空针抽吸出未凝血液,加压后采用颏顶枕绷带固定,限制张口至肿痛消失,然后进行张口训练

C 在左侧磨牙区垫上橡皮垫,进行颌间弹性牵引复位固定4周 D 软食或半软食4周,然后进行张口训练

E 在左侧颞下颌关节区进行加压包扎,3~5天后进行张口训练 93. 髁状突骨折患者应重视张口训练,其原因是

A 防止关节内纤维增生,避免以后发生颞下颌关节强直 B 使髁状突保持在功能位,促进髁状突复位 C 使髁状突处于功能状态,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D 张口时髁状突与下骨折段之间的距离增加,避免下颌支向上方移位,导致以后颌骨畸形 E 张口时髁状突所受应力较小,使骨折免受不良应力干扰 94. 髁状突明显移位的髁状突颈部骨折,应

A 手法复位后行颌间固定

B 在患侧磨牙区垫橡皮垫后,行颌间弹性牵引复位固定 C 吊颌绷带

D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E 手术摘除髁状突 95. 无牙颌骨折多见于

A 儿童 B 青少年 C 中年人 D 老年人

E 颌骨有囊肿等病变者 96. 以下诸骨中,骨折发病率最高的是

A 额骨 B 上颌骨

C 颧骨 D 蝶骨 E 颞骨

97. 颧骨与下列何骨不相连接

A 上颌骨 B 鼻骨 C 额骨 D 蝶骨 E 颞骨

98. 颧骨与周围各骨的连接中,最常发生骨折的是

A 额颧缝 B 颧上颌缝 C 蝶颧缝 D 颧颞缝

E 各连接处的骨折发病率相近,差别不大 99. 单纯颧骨颧弓骨折不会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 颧面部塌陷 B 复视 C 张口受限 D 咬合错乱 E 神经症状

100.颧弓骨折最重要的临床体征是

A 眶周瘀斑 B 局部塌陷 C 咬合错乱 D 张口受限 E 局部肿痛

101.颧骨颧弓骨折后骨折块移位方向主要取决于

A 骨折块上所附着咀嚼肌的牵引 B 致伤外力的方向和大小 C 骨折线的方向和倾斜度 D 骨折的部位 E 重力的影响

102.颧骨颧弓骨折在伤后早期漏诊的最常见原因是

A 颧骨颧弓骨折往往不引起功能障碍

B 创伤局部肿胀常掩盖颧骨颧弓骨折造成的颧面部塌陷 C 颧骨颧弓骨折一般不发生疼痛和麻木 D 颧骨颧弓位置在面部不明显 E 颧骨颧弓骨折的诊断难度很大

搜索更多关于: 口腔颌面部损伤 的文档
口腔颌面部损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o4i42k2a38ccg96pav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