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左图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右图为“不同纬度人口所占比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 世界人口数量 ( ) A.北半球少,南半球多 C.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2 . 世界上 ( ) A.气温越高的地区人口越稠密 C.内陆地区人口稠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B.人口密度与陆地面积成正比 D.北纬40°附近人口较稠密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少 D.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3 . 下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甲、乙两大洲可能连为一体 C.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
B.鸵鸟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第 1 页 共 15 页
4 . 上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 A.北美洲、非洲、太平洋 C.南美洲、非洲、太平洋
5 . 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指( ) A.180°经线
B.0°经线
C.0°纬线
D.东经90°经线
B.南美洲、非洲、大西洋 D.非洲、南美洲、大西洋
6 . 产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公转 C.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太阳
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7 . 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内容最详细的是( ) A.汨罗市地图
B.湖南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外出考察,地点如图所示,为避免暴雨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要沿山谷行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 . 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1.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A.1000米
B.500米
C.600米
D.1200米
9 . 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 . 图中表示山谷的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 . 若测得图中A地气温为22.4℃,则B地气温约为
第 2 页 共 15 页
A.20℃ B.24℃ C.28℃ D.18℃
12 . 在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八万里”是指地球的 A.赤道半径
B.平均半径
C.极半径
D.赤道周长
13 . 某地图上,两地图上距离3.75厘米,实际距离937.5千米,该图比例尺为 A.1∶25 000 000 C.1∶2 500 000
B.1∶6 700 000 D.1∶3 750 000
14 . 我国华北地区某学校科技班组织天文兴趣小组赴山区开展流星雨和月球等天体观测活动结合材料,下列天气状况最适合开展户外观测活动的是( )
A.29/22°C
B.28/22°C
C. 9/-4°C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D. 29/16°C
15 . 上图中纬线Ⅰ的长度约为 A.6371千米 C.2万千米
16 . 上图中纬线Ⅱ以内的范围属于五带中的, A.北温带 C.北寒带
17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人口过多带来的影响是 A.北京市的楼价高居不下
B.非洲的饥饿儿童 B.寒带 D.热带 B.4万千米 D.8万千米
第 3 页 共 15 页
C.中国“二胎”政策的实施 D.美国的失业率逐年上升
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8 . 结合图1“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称为聚落 ②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③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 . 读图2,比较甲、乙两幅聚落图片,描述正确的是 A.甲比乙交通便利 C.甲比乙房屋密集
20 . 甲与乙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B.现代运输方式的不同 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 B.乙比甲道路宽广 D.乙比甲房屋低矮
21 . 非洲国家与南美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经济全球化
22 . 甲地比乙地垂直距离高出2569米,这指的是 A.一般高度
B.甲地的海拔
C.乙地的海拔
D.甲地对乙地的相对高度
23 .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第 4 页 共 1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