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反映了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 )
A.水田为主农业——旱地为主农业——灌溉农业 B.农区畜牧业——草原牧业——高山牧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农业 D.水田为主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农业
2.读下面四幅我国经济作物分布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 )
A.①甜菜 ②油菜 ③棉花 ④甘蔗 B.①油菜 ②棉花 ③甘蔗 ④甜菜 C.①甘蔗 ②棉花 ③油菜 ④甜菜 D.①棉花 ②油菜 ③甘蔗 ④甜菜 3.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某种农作物。其序号与下列农作物排序一致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①
A.①春小麦②玉米③水稻④冬小麦 B.①水稻②春小麦③玉米④冬小麦
C.①甘蔗②甜菜③咖啡④亚麻 D.①咖啡②橡胶③甘蔗④甜菜
4.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区 ③南部沿海区 ④黄河中下游区 与下图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据此回答5—6题。
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6.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青稞
7.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雨量充沛 B.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优越 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A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玉米 C.谷子 D.小麦 9.图中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谷子 D.玉米
10.影响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读图7-1-11。回答11-12题
11.下列农业在ab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是( ) A.高原农牧业 B.绿洲农业
C.桑基农业 D.灌溉农业
12、7-1-11中字母Q分布区表示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非纺织原料)名称,该区域和下图中C区域相同的粮
食作物分别是( ) A.甜菜、冬小麦 B.甜菜、春小麦 C.棉花、春小麦 D.玉米、冬小麦
读图7-1-10,完成13-15题:
13.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14.判断该地可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15.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 A.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近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桑(蔗)基鱼塘”已经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完成16~17题。
1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属于( )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水果园艺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7.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桑(蔗)鱼塘”变成了“杂基鱼塘”,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改变
近日,一位民工展示在海南琼海大棚里长成的西瓜。来自浙江省的一家公司最近又进军琼海,在嘉积镇的水田里征地3 700亩种植反季节西瓜。据了解,水田种西瓜在琼海还是第一次,在海南也不多见,种植仅一个月的西瓜现已经结出碗口大的果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
18.决定该公司到琼海种植大棚水田西瓜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市场 D.交通 19.北京市民能吃到新鲜的来自该公司西瓜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政策 C.市场 D.交通
二.简答题
20.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考查我国种植业概况)
(1)图中主要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与 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从干湿状况看,我国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 (干湿地区)。
(3)从地形上看,种植业区内的地形主要以 为主。 ,
(4)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相比 。
21.读图14-2,完成下列要求(考查:西北地区农业状况)
(1)图中自然景观由东向西的变化是__________到__________到__________,反映了该地区__________自西向东的递增,在中西部地区为_________ _气候 (2)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以__________业为主
(3)当地居民要抓紧粮食生产,必须有__________的地方发展__________农业。靠引黄河水灌溉而形成的农业区是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平原,河西走廊是靠引__________水灌溉而形成的农业区。
22.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图中M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为什么? (3)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种类差异很大,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4)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