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卷分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大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 公元前221年,秦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3世纪早期 C. 公元前2世纪末期 D. 公元前3世纪末期
2. 右图是根据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复原的模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研究宋代对外贸易的直接证据 B. 是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 C. 能反映宋朝时期高超的造船技术 D. 能反映宋代的对外贸易途径泉州
3.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董仲舒的这一主张可概括为
A. “天理一体” B.“君权神授” C. “三纲五常” D.“大 一 统”
4.日本中央政府的机构中至今仍保留着“……省”的名称。“省”的提法与中国古代哪一时期创设的中央官制有直接关联?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 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6.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认为著书者的心术当是
A.史学 B.史才 C.史识 D.史德
7. “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为改变这种现状,梁启超提出
A.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B.以进化史观为准绳 C.鉴于往事有资治道 D.文献与考古相印证
8.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此,英国
A.扩大国内生产规模 B.纠结法国发动战争 C.决定对华资本输出 D.提出划分势力范围
9.右图是创作于1908年,反映清末新政的一幅漫画。该画最能证
A.清末新政存在明显缺陷 B.清末新政实为一场骗局 C.社会对清末新政寄厚望 D.作者对清末新政的认识
10.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号召“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同胞起来呀!”“同胞们起来”掀起的运动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1.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这个“特大新闻”是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2.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也增多了”。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工厂制度的诞生 B.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社会立法的改进 D.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
13. “一个幽灵在欧洲的上空徘徊……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当中,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段文字当出自
A.《共产党宣言》 B.《权利法案》 C.《论法的精神》 D.《人权宣言》
14. 一位美国参议员在19世纪60年代说:“黑人从此在我们中间占有了一个新的地位”。出现这一变化的契机是
A.南方种植园经济没落 B.北方工业的迅速发展 C.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 D.《解放宣言》的颁布
15. 右图反映的是1918年11月11日,法国元帅福煦与德国代表签订停战协定的场景。两天前结束的是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6. 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份使“美国人得意,日本人沮丧,中国受伤害”的条约。这份条约是
A.《四国条约》 B.《五国海军协定》 C. 《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17. 《丘吉尔传》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确认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丘吉尔感到十分高兴。这是因为他认为
A.英国将不战而胜 B.德国将新增强援 C.日本将称霸全球 D.美国将成为盟友
18.1949年初,苏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这里所说的美国的“经济方式”是指
A.马歇尔计划 B.莫洛托夫计划 C.“北约”组织 D.布雷顿森林体系
19.19世纪中期,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预言一百年后的世界格局:“它们起点各异,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然而似乎是天意要它们各左右半个地球的命运”。“它们”指的是
A.美国和苏联 B.德国和日本 C.法国和中国 D.英国和德国
20. 与“舒曼计划”“欧共体”“欧元”“欧盟”等词汇直接相关的当是
A.西欧一体化 B. 经济全球化 C. 贸易自由化 D. 经济工业化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12分)
21.将下列“时代”与“体制”名称相匹配。(8分)
时代
(1)1950年-1952年 (2)1956年 (3)1958年 (4)1978年后 A.人民公社 B.土地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
体制
22.下列属于研究“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直接证据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间接证据的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4分)
A B
C D E
(二)现代化的世界进程(20分)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过程。观察下列地图示意,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23.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______。(填写编号)紧随其后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6分)
③ ⑤ ① ② ④ 24.概述编号①代表的国家在整个19世纪的现代化进程。(6分)
25.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简述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过程。(8分)
(三)时代与思想(28分)
26. 根据下表中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依次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5分)
条约名称 A B C D E
27. 分别概括下列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并写出该核心思想引领下出现的社会政治运动。(8分)
材料 “以中国之纲常名教,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进者存而传与,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弱者先绝”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28. 上述表格内容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大主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15分)
核心思想 A B C D 社会政治运动 E F G H 条约内容(节选)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自应享优例豁除。” “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 “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