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一个姑娘真可爱, 专把树叶当饭菜。 辛勤吐丝献终身, 织成丝绸做穿戴。”请大家猜一猜。【蚕】
我们这节数学课就研究跟蚕宝宝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出示例3的第一个问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读题,理解题意。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交流、汇报。
知道了: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 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每个纸盒放几只?
(3)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请同学们想办法,可以动手画一画,算一算,看看谁解答的理由最充分。
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列式计算:15 ÷ 3 = 5 (只) (4)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上面的解答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验证一下。
每盒放5只,3盒一共15只,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 口答:每个纸盒放5只。
2、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读题,理解题意。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交流、汇报。
知道了:有15只蚕宝宝,每5只放一个纸盒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15只蚕宝宝要用几个纸盒?
(3)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请同学们想办法,可以动手画一画,算一算,看看谁解答的理由最充分。
从图中可知: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列式计算:15 ÷ 5 = 3 (个) (4)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上面的解答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验证一下。
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一共15只,同问题中蚕宝宝的总只数相等,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
口答:要用3个纸盒。 3、比较两题的异同。 (1)不同点。
第(1)小题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第(2)小题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解决问题,计算时都用“三五十五”这句乘法口诀来求商。
4、教师小结后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知道了: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1小题。
12筒茶叶,每个盒子放6筒,要用几个盒子?把12筒茶叶平均放在2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几筒?
(1)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里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来解决。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3 (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 ÷ 3 = 5 (只) 口答:每个纸盒放5只。
(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5 ÷ 5 = 3 (个) 口答:要用3个纸盒。 六、教学反思: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在组里交流一下。
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分层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2小题。 学校买来14个拖布。(1)每个班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平均分给7个班,每个班分几个?
①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里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 ②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 2、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3小题。
(1)8个“福”字,一个大门贴2个,一共可以贴几个大门? (2)8个“福”字,用去2个,还剩几个?
①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真正理解题意。
②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用减法和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完成P24页练习五的第4小题。 (1)36里面有( )个6。
(2)20个圆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①请学生认真读题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题的意思。 ②弄清每一小题属于哪种平均分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交流、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评价,注意对比区别求份数和求每份数的问题。 三、拓展应用 补充拓展性练习:
1、28人要乘船过河,每条船只能坐5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才能一次全部过河?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2)、教师小结。解决坐车、乘船问题时,最后不管剩几人,都需要一辆车或一条船再运送一次。
2、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