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蓝海” 吉安战略新兴产业进展纪实
2012年06月18日 11:12:29 来源:井冈山报 新闻热线:0 分享到:
吉安电子份额在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一”;全世界最大的真菌杀虫剂企业天人一辈子态成为生物农药行业的标准制定单位、三江超纤中空桔瓣超细长纤维纺粘水刺无纺布填补亚洲空白、年产上亿颗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优特利科技产能进入全国前五;为了给战略性新兴产业让位,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投资数十亿元的污染项目说不……
最近几年来,吉安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快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旱地拔葱之势迅猛成长。吉安坚持把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具体化,锁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物、文化创意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和进展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培育经济增加点、扩大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
开辟“蓝海”应势而生
“历史机缘”,迎面走来。
让咱们把时刻回拨到2009年末。哥本哈根,一场低碳“风暴”席卷全世界,全世界气候转变大 会在此召开。“风暴”不仅反思了传统生活方式和工业化道路,而且孕育着科技革命的波澜。
德国的电动汽车研发打算,日本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欧盟向新科技发起进攻的“2020战略”……2010年,国务院明确提出重点进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西确信了进展光伏、新材料、生物等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世界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冲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加点。”——正如经济规律所揭露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挺进,正成为世界经济大势。
“历史机缘”,契合了吉安进展的现实要求。老区要崛起,首要抓产业,抓什么?怎么抓?传统产业“红海”(已知市场空间)普遍空间不足,要想博得以后,唯有抓住机缘,走一条适合吉安自己的产业之路,开辟经
济进展“新蓝海”(新市场空间)——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吉安抢占进展制高点的重要冲破口。
先天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为吉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基石:之因此选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进展重点,不仅因为它们符合产业进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前景,更重要的是吉安已有必然基础、具有相当的优势和庞大的进展潜力。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吉安曾制造了产值占全省三分之一强、利税占全省半壁河山的辉煌,具有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一批产业配套的生产企业。而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环境则让绿色食物、生物医药产业瓜熟蒂落。
大开放,为吉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扬帆鼓风:欠发达地域仅仅依托自身原有的存量来培育和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难以知足其战略需要。最近几年来,吉安大力宏扬井冈山精神,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借船出海,借梯攀高,着力“催生增量”。红板电子、三江无纺布、航宇新能源、三一重工、金一泰电动车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超亿、超十亿元大项目抢滩。井开区深圳产业园、永新嘉善(罗星)产业园、泰和温岭产业园、安福机电制造产业园、万安电子电路板产业园等一批“园中园”铸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新“暖巢”。正是这些大项目、大平台,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在吉安红土地上变粗变宽,迅速集聚成为可能。
机缘偏爱有预备的人
战略性新兴产业千帆竞发,吉安预备好了吗?
人们欣喜地看到,吉安的产业基础初步具有。201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0亿元,增加53%,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全市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户数246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9%。
电子信息产业雄风振起,主营业务收入256亿元;新医药及微生物农药产业崭露头角,生物医药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1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物两大产业策马扬鞭,主营业务收入双双过百亿,别离达到
亿元和亿元;新能源“追风逐日”、新材料风生水起……新兴产业项目建设进展迅速、产业链条加速延伸、进展势头甚为强劲。
“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涌现了一批优势企业、积存了一批领先技术、形成了一批有效投入”,业界用“四个一批”勾画出吉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年的不寻常轨迹。的确,仅201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1000万元以上完工、在建项目达到287个,总投资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全年完成投资亿元。这些新兴产业的以后,确实是以后吉安经济的强力引擎。
与传统产业相较,吉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与发达地域都处于同一路跑线,正是“弯道超车”的天赐良机。采取跟进策略难以主动,亦步亦趋难有作为,唯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率先冲破,才能博得主动、博得优势、博得以后。
优先支持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优势领域、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率先冲破,加速形成竞争优势——吉泰走廊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主战场,全市70%的新兴产业集中在走廊内。吉泰走廊上升为省级战略,被列为全省首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彰显,一大量国内外知名IT企业集聚吉安,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5家,初步形成通信设备、运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数字视听等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成功实现领跑。去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强。
招大引强、抓大扶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吸引关联企业“抱团”对接,吉安战略性新兴产业串珠成链—— —38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围绕红板电子、博硕科技、合力泰微电子等龙头企业相依相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广州中南精工、博世顿液压、汇纳液压等一批企业在唯冠油压带动下争相落户,增进安福机械制造产业迅速成规模、成气候。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初生儿”时期,放手逐浪市场不是时候。吉安注重“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倾力呵护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科学编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进展计划;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领导小组,成立市四套班子会商、与企业和院校(所)联席会议、银企按期对接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实施市直部门、各县(市、区)政府部门与企业“一对一帮扶”联动机制;综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