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6:15: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求: 二者之为: 微: 归:

2、“古仁人”指 ,“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 3、这个语段从两方面说明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其中一方面说明胸襟阔大的句子是“ ”,另一方面说明应当考虑国家大事的句子是“ ”。

4、“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具体指的是 ,也含蓄地兼指 ,以达到作者 的目的。

十《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得兼: 苟得 患 辟

2、翻译下面的句子为现代汉语

生,亦我所欲也

3、中“鱼”和“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4、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这种人生价值观 有什么看法,简要回答。

5、本段的论点是什么?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十一 《 曹刿论战 》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加点的词

间: 鄙: 安: 偏: 牺牲: 福: 狱: 虽: ] 2、译 何以战?

忠之属也。 3、给本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4、表明战争性质的句子是 。 5、曹刿请见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

6、曹刿在和鲁庄公对话时,否定了什么?肯定了什么?

7、曹刿和庄公的对话,体现了曹刿 的战略

(二)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

鼓: 作: 盈:

测: 伏: 靡: 2、翻译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曹刿在“齐人三鼓”后才同意下令进攻的原因是什么? 答: 4曹刿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克敌制胜的语句是: 5、这两段文字表现出曹刿 的才能。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的文档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5vw5vlf14i6jp0x0gn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