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省级精品课程 doc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7 19:23: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系统主要装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电子控制系统主要装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使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电子控制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查 8 柴油机供给系 柴油机供给系概述、喷油器、喷油泵、30 调速器、辅助装臵、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柴油机供给系的维修、柴油机供给系的调试、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故障诊断 发动机的装配、调整与磨合、发动机特性及试验 气缸密封性的诊断、化油器式发动机不易起动或行驶时熄火的故障诊断、发动机工作不正常时故障的诊断 10 10 12 18 9 10 发动机装配调试 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 4 6 6 4 合计 180 80 100 2、以一个模块“配气机构与维修”为例说明课程结构 1)模块:配气机构与维修(20课时)

2)教学目标:确定最终目标,为了使最终目标实现,制定一些促成目标 (1)最终目标: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原理和进行基本的配气机构维修。 (2)促成目标:

①能正确描述配气机构的分类、工作过程;

②能正确描述配气机构的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装配连接关系;

③能正确描述配气机构的装配要求和调整方法; ④能正确描述可变配气相位控制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⑤会进行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检修; ⑥会进行配气机构的装配和调整; ⑦会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

⑧能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及排除。 3)工作任务

根据目标 确定工作任务:进行配气机构的拆装和检修以及故障诊断

13

4)内容结构

课题1:配气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时4) 课题2:配气机构的检测、调整(学时2) 课题3: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学时2) 每一个课题包含:

比如:课题1 配气机构的组成和作用(学时4) (1)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 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2)、工作任务:

①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功用、工作过程和分类;②了解配气机构各零部件的构造和功能;③掌握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④了解可变配气相位的工作原理。

(3)教学活动设计:

复习 任务 学生实操 示范讲解 学生提问题 再讲解 学生练习 总结考核。

课题2 配气机构的调整 (略) 课题3 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 (略) 5)实训项目

1、配气机构的拆装(学时6) 2、正时皮带的安装(学时2) 3、气门间隙的调整 (学时4)

这些实训环节与企业维修对接、也是汽车维修工考证项目.

14

相关实践知识:

(1)配气机构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形式 (2)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3)拆装方法和注意问题 3-3课程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也就是说在授课地点上,主要是在校内校外的实践场所;在师资方面,有一部分内容由校内的教师传授,有一部分内容由企业兼职教师完成;在安排上,需要分组进行,实施项目任务驱动法教学。

3-4 课程实践教学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参照加拿大CBE模式,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

课内与课外、分散与整体相结合的分层次逐步加深提高的教学设计。 即在课程教学中,对应每一模块都安排相应的分散的实验和实训,并对实训技能进行考核;其目的主要是巩固和加深对本课程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并初步掌握汽车拆装、维修及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技能。课程结束时,再集中3周的“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进行汽车发动机整体的拆装、维修集中实训和考核;其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课程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基本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维修及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技能。再通过校外的汽车维修生产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及最后在校内进行汽车维修职业技能强化训练,达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并考取中级(或高级)汽车维修工技术等级证书。

另外,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实训室,提供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15

并通过布臵训练考核项目、组织汽车维修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实训室建设、教具制作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督促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实践训练,以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这种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四年汽车专业学生参加中级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合格率均为100%。2008、2009年我院成功举办了衡阳市教育局组织的二届汽车修理职业技能大赛(中职学生组)”,我院中职部连续二届荣获团体第一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毕业生素质好,尤其实践动手能力与过去相比明显提高,毕业生越来越受用人单位欢迎。 4、教学方法和手段

4-1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采取了“项目任务驱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教学过程由一个个项目任务组成,并且在教学中,紧密地将理论传授和实践锻炼联系在一起,将实践场所变成课堂,形成本课程特色——“12345”人才培养方案。 1——“1条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后,在职业素质养成、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上应达到的水平或标准。所谓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就是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大纲,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围绕此目标进行大力度的改革。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思路,围绕着“技术应用能力”这条主线,我们从汽车行业分析入手,对汽车维修工的能力标准和职业要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构建出该课程的知识、能力体系;坚持把

1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省级精品课程 doc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b5r4t1kb1xep036ogp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