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变化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来解释的是( )
A.干冰变小 B.闻到气味
C. 酸溶液导电 D.蔗糖溶于水
2.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表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除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涤剂乳化 C性质与用途 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 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作字画 A.A B.B C.C D.D 3.铼高温合金材料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在元素周期表中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铼的说法错误的是
B化学与材料 合金、塑料﹣有机合成材料 煤做成蜂窝状﹣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化学与安全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电线着火﹣用水扑灭
A.原子序数为 75 B.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 186.2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75
4.梅梅同学很善于归纳总结,她的化学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5.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性质与用途 ①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②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宏观与微观 ①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是因为分子变大 ②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大,原子小 C化学与能源 ①天然气和沼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②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A.A B.B C.C D.D D健康与安全 ①霉变的大米清洗煮熟后,可继续食用 ②若出现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元素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t1℃时,110gA的溶液中含有溶质A的质量是10g C.B中混有少量A,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B
D.t3℃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最多的是C 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8.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例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溶液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能闻到香水和汽油的气味 石墨能导电,金刚石不导电 氮气被压缩后,体积会变小 解释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分子有气味,且不断运动 石墨固体内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金刚石固体内部不含自由移动离子 受压情况下,分子间间隔减小 A.A B.B C.C D.D 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证明稀盐酸与 NaOH反应 B.检验CH4燃烧生成CO2和H2O C.证明MnO2的催化作用 D.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的含量 A.A B.B C.C D.D 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C.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数不变,数目改变
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A.补充人体所需铁元素——使用铁锅 B.氮气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铜的导电性——铜用来生产电线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12.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 物质 pH 苹果汁 2.9 西瓜汁 5.8 牛奶 6.4 鸡蛋清 7.6 炉具清洁剂 12.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C.炉具清洁剂可除水垢
B.牛奶比西瓜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13.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该反应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济液一定是浓溶液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15.钾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下列有关钾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9 二、填空题
16.根据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B.元素符号为K
D.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C.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
(1)图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图B是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甲中的液体是_____。 (3)图C实验,b中液体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
(4)图D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塑料瓶变瘪,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
17.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
18.生活中处处存在含碳元素的物质。其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碳单质是__,具有导电性的碳单质是__,能对大气造成“温室效应”,但可以作为气态肥料使用的是____。 三、简答题
19.美国氢氧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氢气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瓶的材料应该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为_____; A抗腐蚀性能好 B强度高、硬度大 C密度大 (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
(3)由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Si3N4)制成的新型发动机,热效率高、寿命长。工业上利用四氯化硅气体、纯氮气、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
20.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___;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
(4)步骤②和步骤④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___。 四、实验题
21.如图是某校学生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