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A装置中使用仪器a应注意的事项是 ;用装置A在实验室还可制得氧气,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柯组同学观察到装置D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他认为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为什么? .
(3)小宇组同学观察到D装置中的燃烧蜡烛只有矮的那支熄灭了,试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写出一点).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五、流程题
22.某金属冶炼厂的工业废渣中含有泥沙和某些单质,其中单质含有铜、锌和少部分硫。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处理,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在废气A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 (填化学式)。操作①的操作名称是 。 (2)溶液D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写出加入Zn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其中之一即可) 。 六、计算题
23.硫酸的用途极广,常用于生产化肥、冶炼金属等。工业制硫酸的流程:
(1)①工业制H2SO4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②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
(2)某工厂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处理含Ba(OH)2的残液,变化关系如图。
①A点液体的pH____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不考虑其它影响); 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4.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称取试剂19.8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g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g盐酸成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25 75 25 100 25 a 25 150 25 172.8 25 197.8 (1)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2)b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3)计算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
七、探究题
25.课外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有关金属资料时,看到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不溶物。于是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 :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实验I 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实验Ⅱ 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 探究二: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猜想与假设)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 (OH)2和MgCO3的混合物
实验Ⅲ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泡,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______。(填名称)
②称取实验I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装置A和B中。
实验现象 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解释及结论 泡和白色不溶物 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该气体是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实验后装置A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还含有______,装置B增重8.8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对于未知物成分的确定,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C A D B D A C D D D A D 二、填空题 16.引流 浓硫酸 分子不断运动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7.H2O2 2H2O
2H2↑+O2↑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18.活性炭 石墨 二氧化碳 三、简答题
19.B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3SiCl4+2N2+6H2
Si3N4+12HCl 0价,-3价
20.蒸发 BaCl2+Na2SO4═BaSO4↓+2NaCl 除去滤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不可以 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四、实验题
21.(1)长颈漏斗的末端应该浸没在液面以下; 2H2O2可能先熄灭;(3)二氧化碳的量不足;(4)c端 五、流程题
22.(1)SO2过滤 (2)ZnSO4、CuSO4和H2SO4 (3)Zn+H2SO4=ZnSO4+H2↑或Zn+CuSO4=Cu+ZnSO4 六、计算题
23.酸雨 脱水性 等于 4.9% 24.125g 2.2g 74.7% 七、探究题 25.H2 2H2+O2
2H2O 稀盐酸 碳酸镁 Mg(OH)2 Mg(OH)2与MgCO3的质量比为29:84或
2H2O+O2↑; Ca(OH)2+CO2═CaCO3↓+H2O;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2) 导管伸入烧杯底部 ,无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大于空气,下层的蜡烛都
MgCO3与Mg(OH)2的质量比为84:29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确定 通过质量分析确定;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特别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都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而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B.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大 C.蒸发掉原溶液中溶剂的一半可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到的溶液中CaCO3已达饱和 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3.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去如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NaOH溶液(Na2CO3) CaO粉末(CaCO3) Cu粉(Fe) CuSO4溶液(H2SO4) 除杂试剂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适量的稀盐酸 足量的稀硫酸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A.A B.B C.C D.D 4.我国科学家寻找到新型催化剂,使低温工业产氢取得突破,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氢能源的经济推广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5.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和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活塞,一周之后,观察现象,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a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B.b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C.一周后L端比R端液面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