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学生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6:48: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法国汉学家保罗?戴密微说他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他就是一代通儒——饶宗颐。

饶宗颐于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学而成一代宗师,先后与钱锺书、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其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楚汉简帛,梵文巴利,希腊楔形, ① (样样精通 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

饶宗颐以一人之力,为世人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轮廓,并将其完美地展示给世界,然而他却一生低调谦和。儒家所说的君子,庶几近之吧?

作为不世出的文化奇迹,饶宗颐是不可复制的。泰山其颓,哲人其萎。饶先生千古! 【材料二】

瑞典人高本汉(1889-1978),1910年来华后曾考察记录了几十种汉语方言,他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对中国古汉语学界特别是音韵学影响极大。此外,高本汉在古籍辨伪方面也卓有成就,他对《尚书》《诗经》《左传》《礼记》《道德经》作了大量的注释和考证,同时根据严格校订过的中文本译成了英文。其学识的渊博与坚实,在学术圈 ② (妇孺皆知 有口..皆碑)。据赵元任回忆,他第一次见高本汉的时候,高本汉用纯熟的山西腔的汉语跟他打招呼:“我姓高,名字叫本汉,因为我本来是汉人!”高本汉晚年曾对朋友表示,“我想我现在已经掌握了中国古代典籍”,其自负也由此可见一斑。 【材料三】

荷兰人高罗佩(1910-1967),1934年以一篇关于“米芾论砚”的论文获得东方研究硕士学位,第二年则以关于“远东一带流传的马头神”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热爱中国文化,不仅能 ,还能 , 亦甚佳,甚至 也达到了颇深的造诣,俨然有传统士大夫的遗风。开口即“在我们汉朝的时候”,下笔则每称“吾华”如何如何,堪称最中国化的汉学家。他的妻子是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水世芳,据她回忆说,从他们认识起就常常听他吟诵诗词,练字不辍,而且他非常喜欢四川菜,“他实在是个中国人”。高罗佩的代表作为《中国古代房内考》《琴道》《中国绘画鉴赏》,并著有小说《大唐狄公案》。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校订(xiào dīnɡ) “贯”的第三笔是:B.校订(xiào dìnɡ) “贯”的第三笔是:C.校订(jiào dīnɡ) “贯”的第三笔是:D.校订(jiào dìnɡ) “贯”的第三笔是:

(2)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无一不晓 ②有口皆碑 B.①无一不晓 ②妇孺皆知 C.①样样精通 ②妇孺皆知 D.①样样精通 ②有口皆碑

(3)【材料一】第一段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1分) (4)请你根据上下文推测,【材料一】第四段中的画线成语具体指什么。(2分) (5)根据语境,在【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9

【甲】古诗词吟咏 【乙】作文言文

【丙】读汉文书说汉语 【丁】书法、篆刻乃至古琴 A.【乙】【丙】【丁】【甲】 B.【丙】【乙】【甲】【丁】 C.【丁】【甲】【乙】【丙】 D.【甲】【丁】【丙】【乙】

2.第二组同学研究“大师与对联”。下面是他们收集的对联,请你在两个横线处任选一处,....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甲】饶宗颐 上联:学 寻理趣 下联:心从闲处见根源 【乙】南怀瑾 上联: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下联:技在手, ,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3.第三组同学研究“大师与书法”。下面是他们选取的作品及说明。根据说明,依照书法作品的顺序判断书家正确的一项是(2分)

说明:民国时期有很多“国学大师”,他们普遍对中国学术研究深广,有的书法造诣也很高。如王国维小楷取法钟繇、二王及颜鲁公,重视结构,章法疏密得当,笔力遒劲。章太炎尤擅篆书,笔笔有本源,朴茂古雅。梁启超书法从学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及汉代隶书,在隶书创作方面有极高成就。黄侃的行书笔墨瘦劲清逸,结字严谨,正而不拘。

A.章太炎 梁启超 黄侃 王国维 B.章太炎 梁启超 王国维 黄侃 C.梁启超 章太炎 黄侃 王国维 D.梁启超 章太炎 王国维 黄侃

4.第四组同学向大家推介欧洲文学。下面是他们制作的一张表格,请你从表格中挑选出作品名称或主要人物姓名,写出两个,并写出对应的作家。(2分)

战 羊 与 争 惨 夫 蔑 夏

简 世 克 球 奥 界 洛 士 脂 双 小 城 弗 记 郎 平 10

悲 楚 和 爱 斯 基 【昌平二模】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填空。(共3分)

《自叙帖》

《玄秘塔碑》

唐代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___①___(填作品名称)是其作品。这幅作品结构(布局)___②___,笔画锋棱明显,书风遒媚劲健。另一幅是怀素草书巨制,结构松散灵活,笔画___③___,书风狂放烂漫。

2.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学校开展了“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魅力”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共12分) 材料一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______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______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这条中轴线如一根脊梁,又如同一条“龙.脉”,它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区域,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

11

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______的城市之一。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对称(chèn) 脊梁(jǐ) “区”字的第二笔是“丿” B.对称(chèng) 脊梁(jí) “区”字的第二笔是“ ” C.对称(chèn) 脊梁(jí) “区”字的第二笔是“丿” D.对称(chèng) 脊梁(jǐ) “区”字的第二笔是“ ” (2)结合上下文,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最辉煌 最杰出 最突出 B.最突出最辉煌 最杰出 C.最杰出 最突出 最辉煌 D.最突出 最杰出 最辉煌

(3)假如你站在正阳门前,请借助材料的知识,向同学们说出示意图上一个景点的准确位置。(从天安门、故宫、景山选其一)(2分)

答:________

材料二

老北京人眼中的钟鼓楼有着前朝的余绪:“①鼓楼像是一个穿红袍、戴红帽、矮胖身材

的贵族;钟楼像是一个穿灰袍、戴灰帽、瘦高身材的平民,两人一前一后,形影不离,度过了700多年悠悠的岁月。” 在来自乡下的杏儿眼中,钟鼓楼有着俗世的幸福:“鼓楼比她想象的还大,这让她高兴。……她看见了钟楼。她觉得钟楼真秀气。②不知为什么,她觉得可以把钟鼓楼比作一对夫妻,鼓楼是夫,钟楼就是妻。他们永远那么紧挨着,不分离。”作家刘心武眼中的钟鼓楼意味着建筑的凝固和时间的流逝,他在小说《钟鼓楼》中写到:“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________。

(选自《文学中的北京城垣与中轴线》,有删改)

1[余绪]指留传给后世的部分。 注:○

(4)对文段中画线语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①句把钟楼和鼓楼比喻成穿越历史走来的旧时平民和贵族,这一比喻具有时代特征,贴切地写出了钟鼓楼是建筑和文化的遗存。

12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学生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esz6aofr9acj39qpyw5s23r4b01m00enb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