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一地理:必修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0:33: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南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经济优势。南昆铁路把资源丰富,但无出海口的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便捷通道的华南地区连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将大西南的物产输往世界市场,因此建设这样一条现代化铁路,对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对南昆铁路区位起决定作用。加之该线路经过了10个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铁路的通车,为当地的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修建该铁路,要经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若没有高科技作保证,同样是办不到的。

【答案】(1)南宁 百色 昆明

(2)西南地区资源丰富,腹地广阔,铁路建成后有利于发挥西南的资源优势 途经10个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可促进沿途经济发展,人民脱贫致富

(3)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中途跨江越河,在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沿途经过喀斯特地貌区和强地震区,地质条件复杂。

(4)社会经济城市 科学技术 2、交通运输网站点

(1)类型:港口、车站、航空港等

(2)区位因素:受社会经济、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A.港口:影响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利条件)

布局条件可以概括为:

基本情况:长江三角洲的河口港,兼作海港,港区主要沿黄浦江分布

陆域:三角洲地势平坦,为港口设备、建筑、上海市进行平面布置提供

有利条件

自然 水域: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淡水,并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上海港 因素

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但泥沙易淤塞航道,常采用挖泥船作业,以保证航道畅通。

经济 腹地:占有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面积广、交通方便,经济腹地是港口因素 兴衰的基础

依托: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财、物优势明显

[经典例题4] 读天津港略图,回答:

5

(1)建港的有利条件:从经济腹地来看, ; 从建港用地来看, 。不利条件是: 。 (2)为什么天津要修南北两道防波堤?是因为: (3)天津港与上海港相比,受自然条件制约最大的方面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关于港口建设知识的迁移和拓展能力,通过河港式海港的 共性和个性比较可知。天津港在我国北方,冬季海面会结冰。

【答案】(1)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广阔平原地形,港区用地泥沙淤塞航道;港区开阔风浪很大

(2)位于季风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为了减少冬夏季风浪对港区的影响 (3)天津港冬季港口有80天左右的封冻期 B.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汽车站: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要以市内、市外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

航空港:占地广,要有平坦开阔,利用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航空港骚扰性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3、城市交通运输 (1)城市道路网

A.形式:莫斯科、巴黎、伦敦、慕尼黑环行放射式,我国北京等大中城市多呈方格—环行—放射式。放射有利于进入市区,环线避免将车流、人流引入市中心,缩短各端点距离,有利于对外联系。

B.原则: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 (2)城市交通网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3)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主要问题 解 决 措 施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合理规划城交通线路拥堵 市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来自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交通环境污染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6

第三课时

三、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有所不同,大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 ①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A在沿岸渡口,两条通航河道交汇处,常形成城市; B城市一般沿河流带状发展,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 ②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车站是人流量很大的中心和货运转运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使城

市沿交通轴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2)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发展

①交通不发达时,城市只能是集中式的团块状。 ②交通发展以后,呈现更分散的形态。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典例:以时间为顺序,观察交通条件变化对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 时间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城市形态及变化特点 团块状地域形态 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个方向 伸展 1909年 沿铁路迅速延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 仍以沿河伸展为主 变化原因 初始状态 河流频繁淤塞,不能通行载运大船 沪杭铁路通车 陆路交通发展缓慢 20世纪50年代中向外扩张,城市形态呈松散状 城市外围建立了许多工厂 期至60年代 70年代 后期 以老城区为中心,沿四条对外公路 公路运输迅速发展 及大运河伸展,城市形态演变成星状 [经典例题5]读图16一5“株洲城市发展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提取图中1949年以前城市沿江分布到现在城市分布具有沿江、沿铁路发展特点的信息,理解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第(1)题,读图分析,株洲在解放前主要是沿湘江发展的,其主要区位因素应该是河流。第(2)

7

题,现在的街区分布与1949年以前相比,一方面面积有较大扩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城市沿河、沿铁路发展的特点。第(3)题,株洲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体现出了由于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随着京广线的建成开通,城市沿河、沿京广线迅速发展。接着又随着湘黔线等干线的建成,株洲街区沿铁路线发展的特点更为明显,这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同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变迁。 【答案】(1)河流

(2)①街区面积明显扩大;②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

(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着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湘黔线建成后,城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原因如表所示。

区域 商业网点密度 成因 山区 小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 平原 大 平原地区农业用地广阔,公路交通发达(宽阔而平直),居民点、商店众多,尤其是公路交通的交叉路口和居民较集中的地区商店密度更大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 区位原则 商业网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交通最优原点 人口 则 3、交通运输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区位选择 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8

高一地理:必修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jpx9axhm7b8vd538ce5nrap1rg1l00xhb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