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同步测试
1.(2017?威海)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2017?郴州)2016年8月3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建郴州民用机场。机场建成后郴州人远行将有一种更告诉、便捷的选择,请问人们能乘坐飞机出行得益于( )
A.莱特兄弟 B.卡尔?本茨 C.富尔敦 D.史蒂芬孙
3. (2017?荆州)1879年10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这主要是因为( )
A.电气时代来临 B.蒸汽机的问世 C.相对论的创立 D.世界大战开始
4.(2017?成都)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项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不见面)而可亲声咳。”该项发明的发明者是( )
A.瓦特 B.贝尔 C.马可尼 D.爱迪生
5.(2017?荆门)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6.(2017?河南)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7.(2017?青岛)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英国人 B.美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1
8.(2017?沈阳)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9.(2017?宜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搭配正确的是( ) A.蒸汽机--火车 B.发电机--轮船 C.蒸汽机--飞机 D.内燃机--汽车
10.(2017?包头)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一场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A 文艺复兴 运动 第二次工B 业革命 C 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D 界大战
A.A B.B C.C D.D
11.(2017?黄石)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2 4 3 反苏反共遏制共产主义 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2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12.(2017?长沙)如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 )
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 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13.(2017?孝感)如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1861-1873 1874-1890 1891-1900 英国 3.3 1.7 1.6 美国 5.0 5.2 3.5 法国 未统计 2.1 2.6 德国 3.8 3.5 4.8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
3
C.欧洲形势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14.(2017?小店区校级模拟)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则是多源的,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15.(2017?临沂一模)“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科技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其中为“汽车跑起来了”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16.(2017?大石桥市校级模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下列能源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
A.煤炭 B.电力 C.石油 D.原子能
17.(2017?元宝区校级一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科技人物与其成就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瓦特--飞机
18.(2017?南雄市模拟)有网友对雾霾天气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据专家分析,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最早发明汽车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19.(2017?无棣县模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丰富了美国老板杰克的生活,在当时他不可以( )
A.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 B.搭乘飞机出国考察 C.驾驶汽车欣赏纽约的夜景 D.打电话约生意伙伴一起聚会
4
20.(2017?溧水区二模)如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项 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A.美德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英德矛盾激化
21.(2017?徐州)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1913年,亨利?福特进一步发展了制造技术??福特的设计是,一个载着零部件的传送带在一个适当的高度上以一定的速度经过工人。每个工人在传送带旁边的固定位置上从事特定的工作,这样,每93分钟即可装配出一个汽车底盘,而从前需要728分钟??在20世纪早期,世界上一半的汽车是由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随着生产的提高,汽车价格急转直下,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也能够买得起汽车了。
(摘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分析:
(1)情境中亨利?福特发展的“制造技术”是什么?它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哪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2)根据情境概括“福特的设计”带来的影响。福特成功对你有何启示? 22. (2016?渝中区校级三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技术的发明创造大为增多,第二次科技革命不期而至。期间美国和德国成为经济发展的“优等生”,代替英国成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中心。内战后的美国,统一后的德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鉴于经济发展需要对技术发展的刺激作用,新技术在美国、德国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应用。如:内燃机虽在欧洲问世,但在美国得到最快最普遍的运用;电力方面的各种技术多在欧洲发明,但第一座电厂却建在美国;钢铁新技术也在美国首先被大规模使用。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
5
英 1.3 3 1 德 4.6 2 4 法 1.9 4 2 美 8.1 1 5
相关推荐: